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国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女性形象解读
-
作者:
潘娜娜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人
意识形态
中国女性形象
-
描述:
十九世纪中国妇女的生活成为西方来华人员广泛讨论的议题。传教士、外交官和文学家、诗人在写实作品和虚构文学作品中共同塑造了愚昧落后、狡诈无耻而又封闭麻木的中国小脚女人形象。这一形象既是中西权力关系互动的结果,又是意识形态的文本建构的结果。直到今天,这一形象还有一定的市场,形成了西方观察中国妇女的“套话”,影响了其对中国女性的正确认知。
-
《纽约时报》关于中国报道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李立新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性别刻板印象
中国女性形象
-
描述:
研究国外媒体关于中国女性形象的报道十分必要。运用量化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纽约时报》关于中国女性的报道进行了内容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其报道具有倾向性:关于中国女性报道的数量相对较少,特别是对农村女性的报道更是少之又少;报道议题更多集中在婚姻、家庭、生活方面;女性角色的定位多是消极、被动、令人同情的。文本分析也表明该报的女性报道存在着美国固有的意识形态和性别刻板印象。
-
探析芥川龙之介作品中的中国女性形象
-
作者:
白洪宇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芥川龙之介
中国女性形象
中国旅行
心境
-
描述: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是日本大正时期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不仅是日本文坛上一面不朽的旗帜,也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重要的位置。他有诸多的作品是取材于中国古典小说,或者以中国为舞台的,所以大量的中国研究者对“芥川龙之介与中国”这个课题投入了特别关注。本文以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旅行为界,将其作品中的中国女性形象分三个时期进行归纳和总结,分别讨论不同时期的不同形象所表现出来的人物特征、思想意义和审美需求,进而探寻作家的人生观、艺术观,以及中国旅行给作家带来的中国认识的变迁和对作家创作生涯的影响。在中国旅行之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