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个性魅力】搜索到相关结果 7 条
-
冯梦龙作品中女性的个性魅力
-
作者:
邵晶
来源:
读书文摘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性魅力
女性形象
三言
-
描述:
明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新兴的市民阶层诞生平发展壮大,市民文学繁荣.反映在文学作品特别是"三言"中,就是女性形象的塑造较之前代作品更为鲜活动人.她们作为小说的主要人物,在有些篇章中占据了核心地位甚至成了灵魂人物,其鲜明的个性极具时代魅力:她们追求爱情婚姻的自主与平等的更加强烈,追求青年男女自由结合的幸福婚姻,并在婚姻生活中争取与男子平等的地位;打破旧礼教"贞""烈"妇女观,确认追求情欲的合理要求,发动对禁欲主义封建道德的挑战;更为鲜明的一点:"三言"中有许多女子具有超凡学识才干,她们的才智与胆略令许多
-
谈木兰形象及其意义
-
作者:
胡超霞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兰
个性魅力
艺术形象
-
描述:
本文通过探讨木兰这个艺术形象的个性魅力及其社会价值进而挖掘古今中外的人喜爱这个艺术形象的原因。笔者认为,木兰的个性魅力,来自于其个性的丰富:既富有传统底蕴的美——至孝、爱国、不慕功名利禄、勤劳能干,是一个忠孝两全、勤劳善良、具有自我牺牲精神、视名利如粪土的女性形象,她符合传统对女性的要求,富有传统底蕴的美;又闪烁亮丽的现代光彩——强烈的自主意识、卓越的才能。木兰这位中国封建时代的青年女性通身掩饰不住的极强的自主、自强、自尊的现代气质。木兰形象的社会价值,来自于形象中寄寓着劳动人民的理想——孝女的典范、巾帼
-
著名作家笔下安娜与艾玛形象之比较
-
作者:
许延
来源:
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想爱情
个性魅力
安娜与艾玛
-
描述:
安娜和艾玛这两个著名的女性形象 ,都为追求理想的爱情生活而毁灭。但由于各自所处的社会背景和经历、性格等不同 ,表现出不同的个人魅力。托尔斯泰和福楼拜在塑造自己的艺术形象时 ,都渗透着某种赞许和某种批评的双重观点
-
是性的扭曲毁灭了她们:论蘩漪、曹七巧的性悲剧
-
作者:
陆汉军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曹七巧
蘩漪
毁灭
个性魅力
性悲剧
周朴园
扭曲
变态心理
女性形象
周萍
-
描述:
在现代文学史的浩瀚长河里,一系列的女性形象构筑起了一座绚烂而永不褪色的虹桥,每一个女性所具有的个性魅力,成为了这座桥中坚实而又重要的部分,都散发着独特
-
全智贤:容颜易老,演技不败
-
作者:
晓叮当
来源:
新青年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演技
2001年
韩国
角色自我
个性魅力
《我的野蛮女友》
全智贤
女性形象
-
描述:
一 、不要一直做“野蛮女友” 2001年,一部电影《我的野蛮女友》红遍全亚洲,20岁的全智贤一夜之间成为了韩国炙手可热的一线女星。凭借这个角色自我、率真、野蛮的性格,全智贤颠覆了韩国影视圈盛行的温柔贤淑的女性形象,成为了现代韩国独立新女性的代表。身材高挑面容姣好的她也成功的走进了万千男性的心中,做起了最具有个性魅力的“性感女神”。
-
人生命运的变奏曲——对《项链》内蕴的再认识
-
作者:
张树生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人公
人生命运
个性魅力
《项链》
外国文学史
作品主题
高校
心理描写
女性形象
短篇小说
-
描述:
人生命运的变奏曲——对《项链》内蕴的再认识
-
美女“泛性化”致心理疾病
-
作者:
暂无
来源:
科学大观园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疾病
心理健康
美女形象
生理缺陷
个性魅力
媒体
女性形象
智力
美国心理学
消极影响
-
描述:
美国心理学家协会近日公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美女形象被社会和媒体泛性化有害年轻女性的智力和心理健康,她们会刻意寻找自身生理缺陷,失去自信,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心理疾病和饮食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