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个人化】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
20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的世俗化与个人化倾向
-
作者:
刘国庆
来源: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小说
个人化
世俗化
-
描述: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中国社会由以政治为中心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新型的社会关系应运而生。处于这一大背景下的中国女性文学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90年代,女性小说呈现出世俗化与个人化倾向
-
俗世化与个人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1990——1999)多元化女性写作中的主流倾向
-
作者:
王传满
来源: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俗世化
个人化
女性写作
-
描述: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中国社会由以政治为中心向以经济为中心的转型,新型的社会关系应运而生。处于这一大背景下的中国女性文学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九十年代,新写实主义的日常叙事和个人化的躯体写作,占据女性文学的的主流。
-
俗世化 狂欢化 个人化——1990年代(1990~1999)多元化女性写作中的三足鼎立
-
作者:
王传满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俗世化
个人化
狂欢化
女性写作
-
描述:
20世纪80~90年代,随着中国社会由以政治为中心向以经济为中心的转型,新型的社会关系应运而生。处于这一大背景下的中国女性文学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1990年代,新写实主义的日常叙事、以解构为指归的狂欢化写作和个人化的躯体写作,在女性文学的格局中呈三足鼎立之势。
-
中国女性艺术家对女性形象的建构
-
作者:
孙欣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女性群体
女性观念
客体化
女性意识
个人化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男性
第二性
-
描述:
男女之间的身份差异正如西蒙·波伏娃在她的女性主义著作《第二性》中所说:"男人永远不会以性别为起点去表现自身,他不用声明他是一个男人。
-
柔丽中的血性——近年中国女性文学观感
-
作者:
盛英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代际关系
女作家
宗教情怀
中国女性文学
个人化
女性主体意识
女性写作
性别意识
视角
女性主义
-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一路走到今天,由于女作家将性别意识、视角,同国族的、社会历史的、人文文化的、乃至宗教情怀的意识、视角“整合”在一起,致使女性文学总体格局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多元化发展的情势日趋繁荣和理性,创作题材与主题更其宽广和深刻,而女作家队伍的代际关系也愈发协调和熔融。其实,中国女作家大多不愿拘泥于一个“女“字,只是,当她们女性主体意识真正地被唤醒之后,果然将女性自身独特的思维、经验、心境、感悟、感觉、才智等等,由潜伏状态急速地迸发出来了,从而形成了女性文学尤为绚烂夺目的景观,让整个文坛和广大读者都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