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以日常反抗日常——论八十年代以来日本女性作家的个人化写作
作者: 许娃娃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日常叙事   人生追求   艺术探索   日本女性作家   个人化写作  
描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日本女性作家的创作相当活跃,水准也相当之高,作品频频入选芥川、直木等纯文学奖项,以至于大江健三郎将女性作家团体视为开创日本“新小说”的主力军。大江健三郎的“新小说”并非作家本人随意臆造的新术语,而是有着独到的现实观察和丰富的理论内涵。其新就新在作家新的创作立意,独特的叙事视角以及别致的叙事策略。纵观八十年代以来日本女性作家的创作,我们可以发现,其创作表现出鲜明的时代共性,向几方面的题材集中:或钟情于一己经验的书写,以日常叙事代替宏大叙事;或在身体叙事上更为大胆,体现出解放了的女性意识
蝶变——重访“新三巫”
作者: 林宋瑜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访   访谈录   《大家》   大学教授   批评家   女性写作   个人化写作   女性文学  
描述: 1996年,云南的《大家》杂志在第1期发表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与批评家王干的对话“女性文学与个人化写作”。这篇对话,戴锦华在收进她个人的集子《犹在镜中——戴锦华访谈录》中标题换为“女性写作脉络与男性
陈染:破开?抑或和解?
作者: 林宋瑜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90年代   《大家》   中国妇女   陈染   《与往事干杯》   个人化写作   和解   女性文学  
描述: 林宋瑜(以下简称林):在我的记忆中,中国批评界关于“个人化写作”这个词语最初来源于1996年第1期《大家》杂志王干与戴锦华的一篇对话:“女性文学与个人化写作”。在这篇对话中,王干把你、林白和海男称为
巨大的“个人”与“微小”的市场——20世纪90年代“个人化”写作与市场意识形态的建构
作者: 叶秋玲   来源: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场化   身体书写   市场社会   消费社会   精神生活   女性主义写作   文本   新意识形态   个人化写作   女性文学  
描述: 探讨20世纪90年代的社会精神生活问题,首先必须直面的基础是市场社会的发展.1978年以来,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的改革开放为整个中国社会展开了一幅全新的经济增长蓝图,全民上下都卷入了一场关于"现代化"的主导想象模式中,通过政府的一系列举措,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一的经济增长方式被彻底转变,市场成为了资源配置、利润分配的主要手段.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