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个人化写作】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从林白、陈染的创作看女性主义文学创作中的个人化倾向
-
作者:
王林彤
来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视阈
陈染
林白
个人化写作
女性主义
-
描述:
个人化写作是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中的一种突出现象,它不以记述身边琐事为中心,也不突出女性传统意义上被压抑的灵肉冲突,反而以童年记忆、成长期性意识以及同性之恋和自恋作为文本的主要结构。这种个人化写作无疑受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尤其是“躯体写作”对女性欲望的深掘这一理论的影响。女作家们超越女性的一般历史情境和现实处境,深入女性生命的本体,书写她们的身体与欲望,这是对女性文学的新突破。然而,拘泥于男性文化批评视阈的人,往往只见身体而不见灵魂,只注意物质而不关注思想。使得这些优秀的女作家们陷入深深的忧郁和孤独,她
-
并非“补充”与“界限”,只是“生命”与“生存”——浅论娜夜的诗
-
作者:
慕芳
来源:
诗探索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女性意识
女诗人
女性诗歌
女性写作
爱情诗
生存体验
女性文学
个人化写作
女性主义
-
描述:
20世纪70年代末,女诗人舒婷以一首具有鲜明平等意识的《致橡树》唤醒了文革中长期处于封闭的和无性别的女性诗歌世界,诗歌中的爱情是以女性的独特艺术视角来表现的,缺乏鲜明的
-
当下写作潮流扫描
-
作者:
金理
来源:
同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反帝反封建
民主与科学
社会变迁
当代文学
直面人生
抗战时期
个人化写作
女性文学
创作潮流
-
描述:
1.个人化写作:以个体的生命直面人生 "个人化写作"这个概念通常用来描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当代文学,尤其是女 性文学和"新生代"小说的变化与趋向:作家们不再按照对社会、时代的共同理解来进行 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