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严歌苓】搜索到相关结果 182 条
-
荒诞的真实 人性的光辉:关于严歌苓《小姨多鹤》
-
作者:
殷文杰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小姨多鹤》
荒诞的真实
严歌苓
-
描述:
长篇小说《小姨多鹤》延续了严歌苓近年来中国传奇书写的思路和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书写了一段荒诞而真实的传奇故事,精心塑造了两个善良、宽容、坚韧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她对人性的洞悉和强烈的女性意识。
-
完整女性的残缺人性:读严歌苓的《花儿与少年》有感
-
作者:
肖繁
来源:
山东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欲望
母性
自由
严歌苓
-
描述:
严歇苓是著名的旅美作家,在20年的写作生涯中她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她塑造出各种生活情况各异的东方女性形象,表现出了她们在磨难中所表现出的坚韧与勇敢.本文以<花儿与少年>中女主人公的生活经历作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这个女性形象的分析,表现出她最真实的感情变化,并通过对她心灵的最真实的揭露,从对女性的本能、本性、本真三个方面的分析,来还原作者想要表现的那种女性的完整.
-
洗涤灵魂深处的罪恶
-
作者:
暂无
来源:
教育理论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浴》
弱者
严歌苓
女性主义
-
描述:
严歌苓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独特而引人注目的女性形象。《天浴》主人公最终以决绝的方式反抗了人性中的恶,以天浴的形式洗涤下自身肉体的不洁而张扬了人性中的善,最终完成了心灵上的自我救赎。
-
混沌中的强悍与超脱——《第九个寡妇》中王葡萄形象分析
-
作者:
王冠含
来源: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九个寡妇》
多元女性形象
王葡萄
严歌苓
-
描述:
《第九个寡妇》是旅美作家严歌苓于2006年推出的一部新作,作品塑造了一个独特的女性形象——王葡萄。王葡萄将矛盾的个性——强悍与超脱很好地统一起来,这个性于她又是笼罩在混沌之中的,是融为一体的。她的强悍分为无忧无惧和泼辣好斗,她的超脱分为对政治、传统道德的超脱和对个人利害的超脱。王葡萄这一形象虽不乏戏剧化和理想化色彩,但她的存在自有其深厚的生活基础和现实依据。这一形象体现了作者在跨越中西视野下对理想女性或理想人性的思考。
-
碣石潇湘无限路——浅析严格苓短篇小说的女性世界
-
作者:
邢楠
王洪
戴亚琴
来源:
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世界
严歌苓
短篇小说
-
描述:
严歌苓是新移民小说的代表作家,她善于通过对女性世界的描摹和关照表现女性特有的性别意识、各自不同的现实欲望,从这些女性形象身上,我们深切体验到了严歌苓对女性独特的怀想方式以及对女性内涵、文化意味挖掘的深度。
-
论严歌苓“雌性”书写的矛盾性
-
作者:
胡颖华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雌性
矛盾
严歌苓
-
描述:
“雌性”是海外新移民作家严歌苓笔下女性的一种生存哲学,在文本中寄托着作者对于女性的审美理想,同时也是一种弱者对抗异质文化的生存策略,但其小说中“雌性”的书写是不稳定的,矛盾的,通过这种矛盾的展示,让我们可以窥见中西文化冲突及文化认同的复杂性。 旅美华人女作家严歌苓非常钟情于女性生存状态的描写,她说“我对女人的观察非常仔细,对女人的兴趣也很浓厚。我认为女性只有在作家的笔下才能显示出其真正的魅力,而且在著名作家的笔下,都是因为女性写得成功,作品才成功……男人由于是狩猎者,情感包裹很严,女人丰富、形象得多,从少
-
严歌苓小说改编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陈佳星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电影元素
女性形象
女性关怀
严歌苓
-
描述:
从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开始了小说改编成电影的热潮。严歌苓、莫言等作家的小说纷纷被改编后搬上大银幕,并且多次获奖。本文主要对严歌苓小说改编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严歌苓小说改编电影中女性形象十分具有独特性,从电影《天浴》、《少女小渔》、《金陵十三钗》和《归来》可以看出,她善于把中女性角色放在生存环境、时代背景下,描写这些女性形象在政治困境和异国困境中怎样对于情爱和母爱进行平衡。影片中的女性形象都拥有中国最传统女性的吃苦耐劳,“地母性”的品格,事事以丈夫、儿女、家庭为主,从未有过自己
-
严歌苓新移民小说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张洋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移民小说
女性形象
严歌苓
-
描述:
严歌苓是一位享誉中外的华裔女作家,从开始发表作品以来,获得过很多国内外大奖。近年来,她的作品以立体的人物形象、曲折的人物遭遇、独特的叙事模式受到影视的青睐。尤其是移居美国以后,严歌苓还尝试用英文创作,试图打开双语写作的空间。她的多部作品在海内外华文文学研究界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持续的热评。本文以严歌苓移民后的作品为研究对象,试图从她笔下女性形象的分类和生成、艺术特色和叙事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梳理,从中探索严歌苓的女性观,发现其笔下女性形象的独特魅力。论文主体分为五个部分:引言部分概述严歌苓小说研究相关背景和本论文
-
严歌苓小说女性形象的影像化研究
-
作者:
王艳君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影视改编
影像化
女性形象
严歌苓
-
描述:
随着网络技术及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接触具有视觉及听觉双重效果的信息,文学创作也在借鉴影视的表现手法,注重视觉化和听觉化的叙述效果、画面感、镜头感。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影像化元素,以及这些元素、作品被影视改编后的效果。本文以近几年备受关注的华文女作家严歌苓的作品为例,在学习和吸收同类研究成果,如文学语言到视听语言的转换、小说的影像化元素、剖析其小说被改编的原因等的基础上,侧重对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深入研究与思考,具体分析其小说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影像化特点,通过小说文本细读与影视作
-
论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潘富莲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模式
女性形象
严歌苓
小说
-
描述: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女性解放的文学创作思潮以女权至上为口号,女性写作、女性文学、个人化写作、身体写作、私语化等概念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然而严歌苓的写作,从某种程度上讲,与这批当代文学的思潮保持了距离。严歌苓的文学作品是以歌颂女性的善良、温柔、付出、自我牺牲为主题,但她并没有刻意将男性形象放置在女性形象的对立面上。本文把对严歌苓创作的分析缩小到其以女性视角塑造的一批形形色色的女性人物上,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剖析,探讨其背后隐匿的人文主义立场。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论述了严歌苓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特质和类别,
<
1
2
3
...
8
9
10
...
17
18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