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两性关系】搜索到相关结果 15 条
-
谈《金瓶梅》中女性的空帏轻叹
-
作者:
赵晓艳
王引萍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性关系
《金瓶梅》
女性形象
-
描述:
封建社会女性的命运是比较凄惨的,无论是寂寞独守还是欢爱时光,女性都必须屈从于男权社会话语权,从来半点不由人。《金瓶梅》中众多女性所承受的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摧残、形体与灵魂的双重戕害奏响了她们命运殊途同归的挽歌。
-
《绛红雪白的花瓣》的女性主义命题
-
作者:
程雨丝
赵振宇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性关系
性政治
女性主义
-
描述:
《绛红雪白的花瓣》以男性的笔触构建了细致入微的女性空间,塑造了带有抽象象征意味的女性形象。虽然作者进行了貌似十分传统的现实主义的叙事,但是小说所体现的女性主义命题仍然具有突出的现代性。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小说女性主义命题解读现代作家米歇尔·法柏的女性主义思想和主张。
-
论劳伦斯笔下厄秀拉的“双星平衡”式两性关系
-
作者:
许爱琼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星平衡
两性关系
厄秀拉
新女性形象
-
描述:
厄秀拉是劳伦斯小说《恋爱中的女人》中的女主人公,她是具有现代新思想的女性代表.本文从厄秀拉这一具体新女性形象出发,旨在探讨现代工业文明对人性本能的摧残和扼杀,以及如何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和谐的两性关系和突出女性的自我意识、自我存在和自我价值,既"双星平衡"式两性关系.
-
主宰・屈服・抗争:论《能干的法贝尔》中的两性关系
-
作者:
侯沛沛
崔惠珍
来源: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性关系
主宰
依附
抗争
-
描述:
瑞士作家马克斯・弗里施的作品《能干的法贝尔》反映了西方世界精神文明的危机,这种危机也体现在对两性关系的反思上。作品在两性关系上遵循了马克斯・弗里施一贯的模式,即女性形象的意义在于反映和支撑她们所从属
-
论《儿子与情人》中深隐的女性关怀
-
作者:
李丹丹
朱欣悦
来源: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子深情
两性关系
女性关怀
-
描述:
英国小说家劳伦斯以《彩虹》、《恋爱中的女人》、《儿子与情人》等长篇小说著称于世。他的小说多以对两性关系的思考和表现为切入点,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也对女性人物的命运及内心世界给予细腻的描摹与深切的关注。《儿子与情人》作为劳伦斯的成名作,委婉含蓄地映射出了劳伦斯深切的女性关怀意识。
-
从压迫走向和谐:析小说《紫颜色》中的黑人两性关系
-
作者:
季红鑫
来源:
新西部(中旬·理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主义
两性关系
艾丽丝·沃克
和谐
-
描述:
过程和男性黑人人物的思想演变轨迹的阐述,分析了沃克的写作动机,阐释了其所宣扬的妇女主义,也就是黑人妇女和黑人男性思想同时获得解放,黑人两性关系方能走向和谐。
-
从压迫走向和谐:析小说《紫颜色》中的黑人两性关系
-
作者:
季红鑫
来源:
新西部(理论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主义
两性关系
艾丽丝·沃克
和谐
-
描述:
过程和男性黑人人物的思想演变轨迹的阐述,分析了沃克的写作动机,阐释了其所宣扬的妇女主义,也就是黑人妇女和黑人男性思想同时获得解放,黑人两性关系方能走向和谐。
-
论伊恩·麦克尤恩《日光》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蕊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日光》
两性关系
女性角色
伊恩·麦克尤恩
-
描述:
了新世纪复杂的两性关系。本文试图用女性主义批评对小说中不同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通过梳理小说的叙事线索来解读两性矛盾产生的根源,反映作者对处于依附地位的女性的同情,对极端女权运动的否定,对追求独立经济社会
-
哈罗德·品特不同时期戏剧作品中两性关系研究
-
作者:
干贤婧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品特
两性关系
权力
女性形象
-
描述:
哈罗德·品特被文学及戏剧评论界公认为二十世纪下半叶继萧伯纳之后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他的名字已经作为一个形容词进入了英语词汇,被用来描写一种特定的戏剧氛围和环境:品特式的。瑞典学院曾这样赞扬他对世界文学所作的杰出贡献:“他使戏剧回归到它的基本元素,即一个封闭的空间和不可预知的对话。人们在这些对话中受到彼此的控制,一切矫饰图崩瓦解。其戏剧情节降至最少,戏剧艺术源自于权力斗争和对白间的捉迷藏。”(news.bbc.co.uk/2/hi/entertainment/4338082.stm)品特的早期戏剧被评论界归
-
从人格结构理论解读《儿子与情人》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薛丽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性关系
弗洛伊德
情感冲突
人格结构理论
戴·赫·劳伦斯
-
描述:
本文旨在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解读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中的三位女性形象。主人公保罗在与三位女性的情感冲突中,人格发展受到影响。而他不断寻求的一种理想、和谐的男女两性关系,也正是作者劳伦斯毕生探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