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寡妇道德与传统文化——兼论《寒夜》的爱情悲剧根源
作者: 王兆胜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曾树生   妇女解放   汪文宣   爱情悲剧   家庭文学   母亲   丈夫   悲剧根源   寡妇   传统文化  
描述: 恩格斯说过,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社会解放程度的尺子。因此,女性命运作为一个热门话题一直受到人们热切的注视。文学也不例外。但不可否认,研究者过于将目光集束于那些受西方现代意识冲击而具有个性解放色彩的知识女性形象身上。而远离现代文明、囿于封建伦理枷锁之下的女性落伍者显然被冷落了。而这落伍者中的落伍者——寡妇形象,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使论及也大多以压制个性萌生,有着家长威严的母亲角色被印证,而做为深含着中国伦理文化的寡妇角色,从未得到整体意义的诠释。纵而观之,从古代家庭文学的焦母(《孔雀东南飞》)、崔母(《西
两位没有姓名的女性: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和赛珍珠笔下的“母亲”
作者: 陈陆鹰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文学作品   祥林嫂   鲁迅   母亲   农村妇女   鲁四老爷   丈夫   女性形象   赛珍珠  
描述: 对一个人的称谓往往多少能反映这个人的身份。中国旧时的女子或随父姓被称为小姐、姑娘,或随夫姓被称为某夫人、某(夫姓)某(父姓)氏、某某(夫名)媳妇、某某(夫名)嫂子等。西方的传统则是从一位女子的父亲挽着她走进教堂、把她交给另一个男人的时刻起她就得改父姓从夫姓。这看似天经地义的习俗其实正揭示了女性在社会中扮演的传统角色——女儿、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从鲁迅发表于1924年的《祝福》和赛珍珠发表于1934年的《母亲》这两部作品可以看出,这两位在文学创作上很难相提并论的作家对于旧中国农村妇女的传统角色颇有共识。无论是
芸的妻性及其它:对《浮生六记》的一种解读
作者: 费如明   来源: 学海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浮生六记》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学   理想女性   妻性   中国妇女   沈复   丈夫   女性形象   中国文人  
描述: 芸的妻性及其它:对《浮生六记》的一种解读
凯特·肖邦笔下的爱与死
作者: 陈素媛   来源: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觉醒》   《一小时故事》   丈夫   独立自主   埃德娜   女性形象   凯特·肖邦   “爱”   夫权社会  
描述: 凯特·肖邦笔下的爱与死陈素媛提起19世纪末美国女权文学的先驱凯特·肖邦,读者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个个反叛女性的形象。其中最感人的,是几位反叛女性的死:《德西雷的儿子》中的女主人公,怀抱婴儿,消失在一片死寂的湖水之中;《一小时故事》中的马拉德夫人,面对出...
女性世界中的劳伦斯与劳伦斯世界中的女性
作者: 裴阳   来源: 求是学刊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杰西   儿子和情人   厄秀拉   女性世界   母亲   莫瑞尔太太   丈夫   劳伦斯   女性形象   《恋爱中的女人》  
描述: 19世纪末期,女性解放的课题被严肃地提了出来,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充任传宗接代工具,在经济、政治和精神上毫无独立可言的历史从此正式宣告结束。这种历史的必然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多元视角与不同层次的再现。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和肖伯纳的《华伦夫人的职业》可谓这类作品的经典伟著。以公开的反传统呐喊为标志的女性的进一步觉醒不可避免地在英国20世纪著名作家D.H.劳伦斯头脑中留下印迹,并为他在文学作品中塑造女性形象提供了必要的参照方位和社会背景。这使得他笔下的女性形象散发着新潮的气息,暗契着时代的脉搏。不过,劳伦斯的个
金子与卡杰琳娜形象之比较
作者: 何祖健   来源: 娄底师专学报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原野》   卡杰琳娜   《大雷雨》   命运   丈夫   婆婆   仇虎   曹禺   女性形象   焦大  
描述: 《原野》里的金子和《大雷雨》中的卡杰琳娜这两个戏剧文学中著名的女性形象,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国度,时间又相隔近百年,但是如果我们对这两个艺术典型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比较研究,就不难发现,她们虽然有着相同的命运,堪称为“黑暗王国”中的孪生姐妹。然而,她们又以鲜明的个性为人所区别,并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法国
试论“三言”中的妇女主题
作者: 王引萍   来源: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三言”   女子   男子   命运   丈夫   婚姻   衙内   冯梦龙   女性形象  
描述: 妇女问题,从来就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自有文学史以来,许多作家都创作过反映妇女生活和命运的作品,塑造了不少动人的女性形象。晚明杰出的通俗文学家、短篇小说艺术巨匠冯梦龙便是其中之一。他不仅提出了比较自觉、进步的妇女观,而且在他编写的“三言”中,从不同角度,比较全面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广大妇女的生活与心态,描绘了她们的优良品质与聪明才智,表现了对妇女问题的深切关注。这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有着值得肯定的进步意义。可以说,冯梦龙在文学反映妇女主题的问题上,既是前人优良传统的杰出继承者,又对后代作家产生一定的影响。
“新好女人”的标准色
作者: 安妮   来源: 时代风采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年人   标准色   追星族   蓝色   头发   新人类   母亲   丈夫   林语堂   现代女性  
描述: 周到地呵护孩子,殷勤近乎带点诌媚地侍候丈夫,弱不禁风的纤细身姿,白嫩的面上少见红晕,细声细气的言谈、小心谨慎的举止是司空见惯的典型女性形象,这是旧好女人的标准两寸照。而在如今,新好女人已扬起红、黄、蓝三原色旗帜在风中猎猎飘扬。
重折安娜·卡列尼娜
作者: 陈婷婷   来源: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人公   列夫·托尔斯泰   卡列宁   重折   悲剧   丈夫   爱情   米兰·昆德拉   《安娜·卡列尼娜》   女性形象  
描述: 翻开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那么多可爱动人的女性形象活跃于眼前,使人难以忘怀,奏响了一首女性交响曲。但是,由于人们的价值观点和欣赏水平不同,对《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众说纷纭。有人把安娜的悲剧归罪于“官僚机器”卡列宁和“花花公子”渥伦斯
知足者,常乐
作者: 大山   来源: 女性天地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事业单位   下岗   角色紧张   丈夫   采访   三年级   女性形象   少年宫   小乔   快乐  
描述: 为了做一个调查,我去采访小乔。小乔的丈夫去年下岗,到外地打工去了,小乔在一个事业单位上班,儿子读小学三年级。我把她归入典型的"双重角色紧张"的女性形象之列。小乔一听我的问题就笑了:"我快不快乐?把我
< 1 2 3 ... 6 7 8 ... 11 12 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