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一曲蕴含儒家贞节观念与反抗强权精神的赞歌——《陌上桑》的主题内涵、形象探究
作者: 练葵英   来源: 肇庆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桑林野合遗风   儒家贞节观   《陌上桑》   德貌兼备   女性形象  
描述: 《陌上桑》“采桑女婉拒太守”主题的确立,主要是受到了当时儒家主流文化思想的影响。罗敷形象是民间反对桑林野合的现实主义意愿的集中体现;《陌上桑》是两汉社会风气由开放转向保守时期现实主义诗歌的引领篇章,是两汉文学思想发展的关键性标志,罗敷的形象推动了汉《乐府》德美兼备女性形象的形成。
女性之美与女性尊严的讴歌——《陌上桑》四题
作者: 章会垠   来源: 滁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夸夫   《陌上桑》   女性之美   浪漫   讽刺喜剧  
描述: 全诗以浪漫喜剧作为基本构架,融入反讽与讽刺喜剧的因素。在喜剧情节的展开中,塑造了一位既可爱又可敬的“胜利女性”形象。这一形象的出现,为中国古代文学女性画廊所特有的阴郁和灰暗,增添了一抹绚丽的亮色。
罗敷形象的再认识
作者: 何平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论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语文教学   罗敷形象   汉乐府民歌   《陌上桑》   女性形象  
描述: 《陌上桑》是一首汉乐府民歌。在课堂教学中,它一直被误读,教师引导学生去认识一个“美丽、机智、不慕宝贵、不畏权势,敢于反抗荒淫无耻的五马太守的女性形象——秦罗敷”。而学生也津津有味地感受其美丽及机智。我觉得:我们不能囿有前人的结论,而应当结合历史知识、社会生活、让学生在探索中自己下结论。所以,在教学中,我力图展示其本色:一个古人虚拟的美丽的童话。[第一段]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