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聊斋志异》《镜花缘》女性形象异同论
作者: 尚继武   来源: 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镜花缘》   《聊斋志异》   女性形象  
描述: 《聊斋志异》《镜花缘》中女子均有容貌美丽动人、才华诗情横溢等特点,都是在男性文化观照下的虚构形象。这两个女性群体还存在以家庭为中心与以女科考为目标、女(母)性世俗性与女性雅士化、个性的丰富性与性格的群体性等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源自两部作品的外部与内部社会文化、作家对女性的心理体验和作家创作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微妙区别。
浅析《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庞美琪   李赫女   隋琳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析研究   《聊斋志异》   女性形象  
描述: 中国古代文言小说《聊斋志异》为我们塑造了一大批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这些命运不同、形态各异的女性大致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往返于幽冥仙界的花妖狐魅,精灵鬼怪;另一类则是平凡现实生活中的普通妇女形象。本文拟通过对《聊斋志异》中女性形象的分析,帮助我们了解封建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品行、情感和愿望等,以加深对封建社会女性的认识
《夜雨秋灯录》与《聊斋志异》中女性形象之比较
作者: 张帆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夜雨秋灯录》   女性形象  
描述: 《夜雨秋灯录》是追慕《聊斋志异》的作品,二者都塑造出很多鲜明的女性形象。《夜雨秋灯录》中的女性形象是对《聊斋志异》的继承和发展,书中的女性更加贴近人情世态,并且具有更为自觉的主体意识。然而,书中大量出现的节妇、孝妇等形象则完全绕开了《聊斋志异》中的以情抗礼,而回到了纲常伦理的束缚之中,这是一种无奈的停滞。
《聊斋志异》女性形象及其描写模式
作者: 刘丽玲   来源: 大连大学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描写   模式   《聊斋志异》  
描述: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更接近现代理想的女性,她们经济独立,这一点最具有时代意义。这些女性,虽然不生活在人间,但他们聪慧、善良、果敢,能理解人间疾苦,区分善恶美丑,迷人仗义,在此渲染下,我们往往体会到的是真与善,是人性与心灵之美。聊斋里的女性形象干姿百态,构成了一幅中国文学史上前所未有的女性画卷。尽管这些女人是以鬼狐怪的面目出现的,但是完全具有人的灵性,在这一个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在那个时代,虽然还找不到真正属于女人生活的空间,但在女性自身努力上,却凸显了人性的美丽和真善。
《聊斋志异》婚恋故事中的女性
作者: 强博   来源: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女性形象   婚恋故事  
描述: 清代蒲松龄所著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著作,其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并涉及许多有关婚恋的问题。本文以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为主体,对婚恋故事中女性所体现的主动性、男性对女性的精神依恋、两性关系中的进步观念和人与异类女性的婚恋进行了阐述,力求发掘这部文言小说所包涵的文化意蕴。
女性学视角下《聊斋志异》文本统计及其男性形象研究
作者: 李志红   毕研花   来源: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学视角   男性形象   《聊斋志异》  
描述: 《聊斋志异》全书,连附录计算在内,一共有496篇。对这496篇故事,我们以卷为单位,以人物形象的性别为依据,进行了分类统计。统计结果显示,以男性形象作为主要描写对象的篇目有284篇,占到了总数的59%;以女性形象为主要描写对象的篇目则只有44篇,占总篇数的9%;男性女性同样作为主人公描写的篇目有155篇,占32%。基于这样的统计数据,基于女性学视角的介入,我们对小说中男性形象篇目作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使人们对生存在男权文化重压下女性的生活生存境况也有了更深的感受和理解。
论《聊斋志异》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曲健   来源: 神州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蒲松龄   《聊斋志异》  
描述: 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以其优美的文笔描写了众多女性艺术形象。她们个性鲜明,风格各异,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些女性形象中,显现了进步的女性意识。本文拟从经济、文化、爱情三个方面入手,选取典型女性形象,阐述《聊斋志异》中所折射的女性意识,并简要探讨形成所述女性意识的原因。
“一片冰心在玉壶”:王六郎之人物分析
作者: 李文婷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六郎   善神   《聊斋志异》   义鬼  
描述: 《聊斋志异》代表了我国古代短篇文言小说的最高成就。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塑造了众多花妖狐媚的形象,女性形象大多兰心惠质,而男性则多以刚毅伟岸形象示人。在为数不多的男鬼形象中,最为人们熟悉和喜爱的当属王六郎。王六郎知恩图报,有情有义,待人真诚。他虽为鬼,却食人间烟火;他虽为神,却知体恤百姓。蒲松龄塑造王六郎这个形象讽刺了现实社会人世的丑陋,表达对友情的赞颂和渴望。
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解读中国古典名著:以《聊斋志异》女性人物为例
作者: 刘宇萌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聊斋志异》   对外汉语   女性  
描述: 《聊斋志异》作为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志怪传奇类小说,塑造了一系列优秀丰满的女性人物形象,留学生可以通过对《聊斋志异》的解读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政治以及经济生活。文章从《聊斋志异》女性典型人物形象的类型、设定、情感结构意识出发分析古代女性的爱情、婚恋、家庭生活,从而洞悉封建社会妇女的地位、思想、情愫和愿望,以此阐述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通过对《聊斋志异》的分析达到传授中国古代文化的目的。
唐传奇和《聊斋志异》中女性形象对比分析
作者: 张翔云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意识   《聊斋志异》   爱情   女性形象   唐传奇  
描述: 唐传奇是中国叙事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对其后以及现当代的小说创作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样,《聊斋志异》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它让“花媚狐妖”这一群体形象真正被人们所认可,将中国文言小说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在封建社会,男性在各个方面都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我们可以发现在唐传奇与《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她们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的提升,她们的自我独立意识逐步增强。但是,由于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以及作者创作理想的不同,两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在外貌,地位,自我意识的觉醒程度,追求自由爱情的方式等方面仍有着显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