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另一个世界:三个银幕女性的塑造和社会主义中国的信仰表达
作者: 裴亚莉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毛女》   《祝福》   社会主义中国   《李双双》   信仰表达  
描述: 新中国银幕上的经典女性形象有很多,但是如果引入"社会主义的信仰表达"问题,那么我们就会看到,当电影艺术家在涉及"非现世的世界"的时候,怎样处理这个可被表述为"封建迷信的世界",不同的艺术家将会选择不同的态度;不同时代的艺术家也会选择不同的态度。本文选取《白毛女》《祝福》和《李双双》三个创作于新中国17年时期的影片,借助这些影片对喜儿、祥林嫂和李双双三个女性形象的塑造,试图证实以下判断:存在于不同艺术家个体和时代之间的关于信仰表达问题的差异,经过历史的流变,到1958年以后,那种被称之为封建迷信的"信仰",
萍舞春秋 收获之季:记上海芭蕾舞团首席季萍萍
作者: 张莉   陈伦勋   来源: 舞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毛女》   王太   上海舞蹈学校   芭蕾舞剧   中国原创   上海芭蕾舞团   《花样年华》   亲近感   上海姑娘   肌肉力量  
描述: 舞台上的她,舞姿优雅舒畅,情感表达自然充沛,善于抒情但又不过度热烈。她形象气质上所散发出的东方特质,为西方芭蕾增添了几分秀美、温婉、细腻的东方古典美,给人一种天然的亲近感。除了在西方经典芭蕾舞剧中担任女主角,她在中国原创芭蕾舞剧中也塑造过很多东方女性形象,如《白毛女》中的"喜儿"、《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祝英台"、《花样年华》中的"王太太"等。而敏锐的乐感和准确的舞感,也为她的表演增色不少,音符跳跃化舞步,她将韵律融入肢体的舞动之中;心舞交融抒胸臆,她将带有自己独特印记的情感赋予人物,使音乐、舞蹈、心灵结
政治意念和女性意识的双重变奏:对“样板戏”女角塑造的检讨反思
作者: 李祥林   来源: 四川戏剧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毛女》   妇女解放   女性意识   性别解放   《红色娘子军》   “样板戏”   阶级解放   女性问题   女性形象   双重变奏  
描述: 政治意念和女性意识的双重变奏———对“样板戏”女角塑造的检讨反思李祥林临近世纪末,回顾现当代中国戏剧发展史,对于一度风光并头顶“革命”桂冠的“样板戏”,我们没有理由不加以认真审视和检讨。因为,那无论作为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还是特定背景下的文化现象,都是...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