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宠儿》】搜索到相关结果 33 条
-
论托妮·莫里森《宠儿》的女性主义叙述声音
-
作者:
杨克菲
来源: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宠儿》
女性主义
叙述声音
-
描述:
《宠儿》是美国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一部描写在残酷的奴隶制下一个黑人女性作为女儿、妻子、母亲以及社会一份子的文学作品.本文尝试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作者本身及作品中女性人物的叙述声音.
-
残酷现实中的一曲美妙旋律:托尼·莫瑞森《宠儿》中塞斯的对和谐生活的追求(英文)
-
作者:
孙小静
来源: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解放
精神解放
《宠儿》
和谐的生活
-
描述:
托尼·莫瑞森是一位黑人女作家,她的第五部小说《宠儿》是其代表作。在小说中,她描述了一些非裔美国人真实的前奴隶生活,把这段悲惨的历史展现在所有有色人种的面前。莫里森鼓励黑人们勇于回顾过去的历史,帮助他们过上和谐的生活:享受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双重自由。本文集中分析了小说中的一名女性人物:塞斯的精神解放和身体解放的过程。
-
在残酷中寻找启示:《宠儿》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薛文艳
来源:
青年作家·下半月中外文艺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宠儿》
女性主义
-
描述:
<宠儿>是美国20世纪最耀眼的黑人女作家莫里森的惊世之作,它以赤裸裸、血淋淋的母爱震撼着世界.作者用这个令人颤栗的故事来阐释在男权主义和种族主义夹缝中生存的美国黑人女性独特的女性意识.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文本中人物母性形象的重塑、男性形象的缺失以及一系列女性人物意识的觉醒与演变解读作家的女性意识.从而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宠儿>的主题.
-
在残酷中寻找启示
-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宠儿》
女性主义
-
描述:
《宠儿》是美国20世纪最耀眼的黑人女作家莫里森的惊世之作,它以赤裸裸、血淋淋的母爱震撼着世界。作者用这个令人颤栗的故事来阐释在男权主义和种族主义夹缝中生存的美国黑人女性独特的女性意识。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文本中人物母性形象的重塑、男性形象的缺失以及一系列女性人物意识的觉醒与演变解读作家的女性意识,从而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宠儿》的主题。
-
托尼·莫里森对女性哥特小说的继承与颠覆——以《所罗门之歌》和《宠儿》为例
-
作者:
董婉宁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宠儿》
继承与颠覆
《所罗门之歌》
女性哥特小说
-
描述:
《所罗门之歌》和《宠儿》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经典之作,在她的这两部作品中大量运用了哥特元素,揭示了女性哥特的独特魅力,并以独特的文学创作手法展示了传统社会中黑人女性的社会地位与悲惨遭遇。本文突破传统的研究视角与理论,用哥特解读法分析托尼·莫里森这两部作品对女性哥特主义小说的继承与颠覆,展现黑人女性文学之美。
-
莫里森的《宠儿》与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研究
-
作者:
贺春霞
孙可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黑人女性主义批评
《宠儿》
-
描述: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是最切近近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发展轨迹的新兴批评流派,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理论实践建构着女性文学的特色。美国著名黑人女性小说家托尼·莫里森的巅峰之作《宠儿》促进了黑人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成功改写了黑人女性文学与批评的边缘化命运,并推动了美国文学的流变与发展。
-
莫里森的《宠儿》与非裔母女关系研究
-
作者:
张芸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母女关系
《宠儿》
-
描述:
美国族裔文学以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为主题,展现美国主流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的自我意象和文化身份。近年来,族裔文学冲出了美国文学的边缘地带并重新定义美国文学,尤其是族裔女性文学成为研究的焦点。非裔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理论诠释着族裔文学的特色,并且托尼·莫里森的任何一部作品都会贯穿母女关系的思想,她的巅峰之作《宠儿》就深刻体现了母女关系之复杂。本文主要研究母女在与社会期望抗争的过程中,其文化态度对母女自我价值和身份的重要性。
-
从《他们眼望上苍》与《宠儿》中的"树"看黑人女性写作的传承
-
作者:
宋银苗
来源:
山东青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他们眼望上苍》
黑人女性写作
《宠儿》
-
描述:
非洲哲学思想强调世界的和谐共存,他们崇拜太阳、水、植物及其他自然力量.在非裔美国作家尤其黑人女作家的作品不乏与自然相关的意象.佐拉·尼尔·赫斯顿是活跃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非裔美国女作家,被认为是非裔美国女性文学先锋.当代美国最著名的黑人女作家之一托尼·莫里森凭借《宠儿》(1987)于199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历史上唯一获得该奖项的黑人女性.
-
《宠儿》中的“叙述声音”与“话语权威”
-
作者:
肖敦交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话语权威
《宠儿》
叙述声音
-
描述:
西方叙事学在长期的批评实践中,从不同角度切入作品,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文本分析方法。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托尼·莫里森(ToniMorrison)的作品《宠儿》中的叙事话语,以结构主义批评和女性主义批评为参照,考察女性叙事话语,以及所实现的话语权威。话语层面在国外文学研究中较易被忽略,希望本文的探讨能为外国文学研究,特别是黑人女性文学研究提供某种有益的借鉴。
-
萨特自由哲学观视角下塞丝的自由之路
-
作者:
陈洋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自由
责任
《宠儿》
-
描述:
当代美国黑人文学家托妮·莫里森于199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20世纪70年代黑人审美运动先驱们的感召下,莫里森用感情炙热的文笔和丰富多变的文学策略,不仅忠实刻画了勤劳朴实、勇敢无畏、情感丰富、热爱生活的黑人形象,同时也真实展现黑人内心自卑、自身有缺点以及在白人文化主导下的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等方面。身为黑人女性,莫里森更加关注黑人妇女的命运发展,通过刻画出各种各样的黑人女性形象,对她们的悲惨命运示以关怀,为她们的顽强斗争给予肯定。截止2012年,莫里森共创作十篇小说。《宠儿》(1987)助她荣膺诺贝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