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津岛佑子小说《宠儿》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先科   林巧英   章小叶   来源: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津岛佑子   假性怀孕   《宠儿》   女性主义  
描述: 在《宠儿》中,津岛塑造了一个深陷矛盾与不安的女性形象。作为母亲和身为女性,主人公高子一方面逃避着普遍意义上的"母亲"职责,一方面却对假性怀孕的"宠儿"寄予期望。其生活中先后出现过三位男性"伴侣",却最终放弃了建立完整稳定的家庭。《宠儿》中女性形象的自我矛盾体现了津岛对母性和两性关系问题的思考和认识,是女性自我存在的一种确认方式。
《宠儿》中黑人男性形象解读
作者: 王兆润   杨金淑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身份认同   《宠儿》   黑人男性  
描述: 作者简介:王兆润(1977- ),女,硕士,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杨金淑(1981- ),女,硕士,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摘要:托尼·莫里森在《宠儿》中成功刻画了黑人女性形象,除此之外,她还出色地塑造了一系列黑人男性形象,他们在追求平等和尊严的过程中,受尽屈辱,却顽强不息。莫里森对于黑人男性的刻画从不同侧面深化了《宠儿》的主题,他们在黑人自我身份认同以及黑人民族的发展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宠儿》中性别对立的消解
作者: 李稳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消解   对立   《宠儿》  
描述: 莫里森在其小说《宠儿》中描绘了一系列男性化的黑人女性形象,同时也对黑人男性被弱化的境况给予了关注,此外,在小说结尾我们可以看到男女主人公消除误解,关系达到和谐,在此意义上莫里森消解了传统的性别二元对立。
传承与发展——论《宠儿》中黑人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作者: 黄敏   来源: 海外英语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自我意识   黑人女性   《宠儿》  
描述: 《宠儿》是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杰作。小说真实地再现了美国黑人在奴隶制压迫下的悲惨生活以及奴隶制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心灵创伤,并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个个性鲜明坚强不屈的黑人女性形象。该文分析了小说中以贝比·莎格斯、赛斯、丹芙为代表的祖、媳、孙三代女性意识的逐步觉醒的过程,并揭示了黑人女性意识觉醒是一个循序渐进而又艰难的发展过程,是建立在对前人自我意识探索的传承和自身发展的基础之上的。
论《宠儿》中黑人女性的主体意识
作者: 佘军   来源: 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女性   《宠儿》   主体意识   莫里森  
描述: 贝比·萨格斯、塞丝、宠儿和丹芙是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长篇小说《宠儿》中四位主要黑人女性形象。她们祖、媳、孙三代女性对自身主体的认识是黑人女性从社会边缘走向中心的一个连续过程:从沉睡到觉醒,从自发到自觉,直至主动去建立自我主体身份。小说《宠儿》的发表使黑人女性文学的地位在美国文学史上更加显著,其原因就在于它的政治性,它再现了黑人女性主体意识的确立过程。
萨特自由哲学观视角下塞丝的自由之路
作者: 陈洋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自由   责任   《宠儿》  
描述: 当代美国黑人文学家托妮·莫里森于199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20世纪70年代黑人审美运动先驱们的感召下,莫里森用感情炙热的文笔和丰富多变的文学策略,不仅忠实刻画了勤劳朴实、勇敢无畏、情感丰富、热爱生活的黑人形象,同时也真实展现黑人内心自卑、自身有缺点以及在白人文化主导下的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等方面。身为黑人女性,莫里森更加关注黑人妇女的命运发展,通过刻画出各种各样的黑人女性形象,对她们的悲惨命运示以关怀,为她们的顽强斗争给予肯定。截止2012年,莫里森共创作十篇小说。《宠儿》(1987)助她荣膺诺贝尔文学
略论《宠儿》中三代黑人女性形象
作者: 贾丽婷   来源: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奴隶制   自由   觉醒   黑人女性   《宠儿》  
描述: 通过深刻分析托妮.莫里森代表作《宠儿》中的三代黑人女性形象、种族歧视下的黑人女性的心路历程以及三代黑人女性独立、自由意识的逐步增强,揭露了奴隶制的非人性的本质,更为重要的是它也使人们意识到:黑人女性必须始终坚持这种独立的自我意识才能彻底摆脱奴隶制和种族压迫,获得真正的解放。
从黑人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宠儿》中女性主体性构建
作者: 邢芸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女性主义   屈从压迫   《宠儿》   觉醒反抗   女性主体性构建  
描述: 普利策奖获得小说《宠儿》是黑人女性主义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托尼·莫里森所著最重要的小说之一。自1987年发表以来,该小说引起了很多学者的研究兴趣。从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心理分析、女性主义、后现代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和解构主义等角度进行的研究有助于理解该小说的主题意义、人物描写及整体结构。然而,以黑人女性主义为理论依据的相关研究的数量还较少,且很少研究将女性主体性的建构与黑人女性主义联系起来。根据黑人女性主义理论,基于国内外的研究背景,本研究拟对小说《宠儿》进行较全面系统的分析,旨在解释黑人女性如何遭受奴隶
黑人女性主义视角下对托尼?莫里森 《秀拉》和《宠儿》的解读
作者: 赵雪梅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女性主义   《秀拉》   托尼?莫里森   自我   《宠儿》  
描述: 托尼•莫里森是当代著名的美国黑人女作家,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从而成为获得此项殊荣的第一位黑人作家。黑人女性对自我身份的追求一直是莫里森关注的问题,也是她在文学创作中不断探寻的主题之一。身为黑人和女性,莫里森深深体会到这两者身份之下的群体的痛苦和不幸。在种族和性别的双重歧视之下,黑人女性不仅忍受着来自白人主流社会的压迫和偏见,同时还承受着来自黑人内部的性别歧视和蹂躏。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美国主流文学中,存在很多被边缘化和扭曲的黑人女性形象,这无疑给正在困境中挣扎的黑人女性雪上加霜。多重压迫使得无数黑
从黑人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宠儿》
作者: 陈平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女性主义批评   奴隶制   托妮·莫里森   美国小说   《宠儿》  
描述: 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托妮·莫里森是当今美国文坛一位十分引人注目的黑人女作家。她的第五部小说《宠儿》被一些评论家认为是她最好的作品,并在1988年为她赢得了普利策文学奖。《宠儿》自面世以来就引起了评论家的极大兴趣,被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由于托托妮·莫里森的黑人及女性身份,小说《宠儿》深深根植于非裔文化传统和黑人女性的独特体验及经历。从一个黑人女性主义者的角度,莫里森突破传统文学经典中黑人女性的刻板模式,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黑人女性形象,揭示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下黑人妇女的复杂精神世界,积极建构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