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包法利夫人》】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论《包法利夫人》与丁玲早期作品的关系
-
作者:
王亮
来源:
兰州学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早期文学
梦想与爱
丁玲
《包法利夫人》
-
描述:
沈从文指出,丁玲从《包法利夫人》的女主人公(爱玛)那里,学习了自己分析自己的方法,从男作家(福楼拜)那里学习描写女人的方法。说法虽然简单,内容却极为含蓄。从爱玛的无意识到莎菲的有意识转化,丁玲是在用被束缚的女性眼光来避免爱玛的悲剧在自己作品里重现,同时也是对男作家的描写女性形象有了充分认识之后的拒绝与反抗。
-
性爱:再生与毁灭
-
作者:
卢伟萍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爱玛
劳伦斯
康妮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包法利夫人》
-
描述:
本文将《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的康妮与《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两位女性形象进行比较。在劳伦斯和福楼拜的笔下,康妮与爱玛可以说都是一个追求理想的性爱生活的女性形象,然而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却又走着不同的道路,以至于导致截然相反的结局。康妮在性爱追求中最终获得了再生,成了一个真正的女人,而爱玛在性爱的追求中却走向了毁灭。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结局体现了她们之间存在着的关于性爱理想的差异性认知。
-
“自己分析自己的方法”与“描写女人的方法”:福楼拜与丁玲
-
作者:
钱林森
来源:
外国文学评论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毛姑娘》
爱玛
莎菲
丁玲
福楼拜
李健吾
女性形象
《包法利夫人》
“自我”意识
存在方式
-
描述:
“自己分析自己的方法”与“描写女人的方法”──福楼拜与丁玲钱林森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问世后,“在文学界如同发生了一场革命”,其内含的“观察与分析的奇异的力量”①不仅打动了西方作家,也打动了东方作家。丁玲便是折服于这种“奇异的力量”的中国作家之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