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家”】搜索到相关结果 7 条
-
“家”的梦魇--从曹禺戏剧中的三个女性形象谈起
-
作者:
张溶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
蘩漪
愫方
精神个体性
陈白露
-
描述:
曹禺的作品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灵气和一种唯其独有的精神个体性。这种灵气与个体性更为突出地体现在其剧作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上,尤其是女性形象上。本文通过“家”这一意象在女性身上投注下的摆脱不掉的阴影来探寻隐藏在这一意象背后的造成曹禺剧作这种精神个体性的深刻原因。
-
“家”的梦魇
-
作者:
张溶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
蘩漪
愫方
精神个体性
陈白露
-
描述:
曹禺的作品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灵气和一种唯其独有的精神个体性。这种灵气与个体性更为突出地体现在其剧作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上,尤其是女性形象上。本文通过“家”这一意象在女性身上投注下的摆脱不掉的阴影来探寻隐藏在这一意象背后的造成曹禺剧作这种精神个体性的深刻原因。
-
现代女性离家书写的文学启示
-
作者:
章新利
来源: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
独立解放
“我”
女性形象
社会氛围象征
-
描述:
本文从文学史的角度反思现代小说中"家"外生存的女性形象,拟从女性生存的社会氛围象征、"家"对女性出走的归宿与起点的双重意味、为女性之"我"而选择出走的审美内涵和文化意义这三个角度,分析女性出走这一文学主题对当下文学研究和写作的建设性意义:深刻认识女性生存状态,深入认识女性所负载的特殊审美文化象征,全面认识女性自我的社会角色、性别角色意识,从而深入思考这些女性形象对于现代女性走向独立解放之路的启示。
-
走在归“家”的路上——评女真的小说创作
-
作者:
胡玉伟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
话语权威
话语模式
女性作家
小说创作
女真
女性话题
女性主义
-
描述:
在女真精心建构的那个数量颇为可观的小说系列中,绝大部分作品与女性话题有关。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位女性作家,女真并非我们习见意义上的女性主义者。她的小说既没有刻意确立一种女性的话语模式以对抗和颠覆男性的话语权威,也没有单纯地依赖女性的私人经验去营造一种高度个人化的言说领地并进而彰显所谓的女性意识。女真的小说叙事为读者展开的是女性在整个现实世界中真实的生存景况和生命状态,这种超然于某种既定的观念或理论预设的写作姿态,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她的女性书写更接近于女性生活的“原生态”,另一方面,也有效地避免了
-
永远的流浪——知识女性形象的基本心态之一
-
作者:
丁帆
齐红
来源:
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在路上》
“家”
疲惫感
新时期
丁玲
爱情
张洁
知识女性形象
新写实小说
家庭
-
描述:
永远的流浪─—知识女性形象的基本心态之一丁帆,齐红流浪:一种古老而又现实的心态体验新时期一位女性主义诗人伊蕾在她的诗歌《流浪的恒星》里面曾经写下这样一句诗:“我在被囚中到处流浪/我在流浪中到处被囚,”这几乎成为知识女性所固有的生存处境和基本心态的典型...
-
浅析有吉佐和子的代表作《纪之川》
-
作者:
张建华
来源:
日语知识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
女主人公
明治时代
作家
性格特征
日本
贤妻良母
女性形象
小说
代表作
-
描述:
有吉佐和子(1931-1984)是日本当代著名的女作家.在日本昭和时代的文坛上,有吉佐和子与曾野绫子一道被称为"新日本才女时代的代表."……
-
“后退”:谢晋的女性叙事策略
-
作者:
刘宏球
来源:
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
叙事策略
女主人公
拯救者
新时期
谢晋电影
母亲
《芙蓉镇》
女性叙事
女性形象
-
描述:
“后退”:谢晋的女性叙事策略刘宏球1众所周知,谢晋的成熟与成名是从执导获得第一届百花奖的《红色娘子军》开始的,而《芙蓉镇》的完成则标志着中国影坛上的一位世界级电影大师的诞生。纵观谢晋的创作道路,我们不难发现其镜头总是对着中国革命进程中各个时期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