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意识”】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
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概观
-
作者:
鲍维娜
来源:
浙江学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女作家
妇女文学
女权运动
妇女解放运动
“女性意识”
美国女性文学
美国女权主义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概观鲍维娜美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直接产生于妇女解放运动,它同西方妇女解放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与时代色彩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正是西方女权主义运动深入到文化、文学领域的必然结果。美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
-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
-
作者:
阎纯德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20世纪
女作家
女性主义文学
身体书写
中国女性文学
女权主义
“女性意识”
文学创作
女性写作
-
描述: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道路,是和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道路相伴随的。从秋瑾开始,一代代女作家在时代召唤下,创作了丰富多采的中国女性文学,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前进和妇女自身的解放。这条女性文学之路是曲折而广阔的。仅仅用横移过来的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的尺度,是不能客观、全面地估量我国女性文学的实绩的。中国女性文学应容许不同风格、流派的繁荣发展,但应与猥琐、龌龊、阴暗、低俗绝缘
-
反思:比较的深意——两个《玩偶之家》的比较
-
作者:
成慧芳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玩偶之家》
女权运动
“女性文学”
女权主义者
“女性意识”
女子写作
女权主义批评
萨洛特
女性特征
易卜生
-
描述:
1972年,美国《时代》周刊在检阅女权运动的成果时曾断言:“不论如何,现在不能随便把妇女赶进‘玩偶之家’了。越来越多的美国妇女将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远远地摆脱家务而扩大自己的生活。总之,将来会少一点尿布,多一些但丁。”这段鼓舞人心话语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易卜生的名剧《玩偶之家》影响是何等深远,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是女权主义者热衷的话题。其二,作为女权运动的一项重要成果便是:妇女必将走出“尿布”,走进艺术和文学。 其实,“女子写作”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特别是本世纪以来,英国的弗吉尼亚·伍尔芙、
-
杜拉斯与女性写作
-
作者:
杨玉珍
来源:
吉首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法国女性主义
女权主义者
“女性意识”
女性自我
玛格丽特·杜拉斯
女性叙事
女性写作
性别差异
女性文学
-
描述:
杜拉斯与女性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