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553 条
-
“莎菲型”女性形象的美的历史价值
-
作者:
陆文采
来源:
丁玲创作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丁玲是一位善于塑造女性形象的作家。她笔下的"莎菲型"的女性,具有鲜明的个性,倔强的灵魂,在探索人生的道路上,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并且往往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不是发生叛逆的呼喊,就是向因循守旧的思想进行无情的斗争。她笔下的女性常常是在女性的温柔里蕴育着倔强的灵魂,对未来美好热烈的追求中又满怀着浪漫的诗情。本文仅就丁玲塑造的莎菲、贞贞、陆萍、黑妮、杜晚香等女性形象及其美学价值作些探讨。一丁玲笔
-
觉醒与共谋:谈电视剧《橘子红了》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孙萌
来源:
“2002中国传播论坛——中国电视剧传播”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中国传统男权中心文化是以牺牲女性权利和人格为代价的,男尊女卑成为一种一以贯之的文化传统,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女为男用是封建伦理道德支配下女人的本质。她们无主体、无自我、无尊严、无话语权,这种强权重压注定了奴隶性和被动性是女人的一体两面。五四运动是社会转型、文化意识形态断裂与重
-
丁玲早期创作与“五四”时期女性文学
-
作者:
曹清华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丁玲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丁玲是在"五四"时期的女性作家步入创作的沉寂期以后才崛起于文坛的。丁玲的早期创作~①何以会引起人们的瞩目呢?这同她作为一位女性作家,对于"五四时期的女性文学有所突破有关。"五四"时期女性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往往把自我的价值建立在自由的婚恋上面。她们的自我意识中有着种种精神依附的痕迹。
-
应运而生,与时俱进——30年上海女性研究的探索与创新
-
作者:
陆建民
来源:
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一、上海女性研究发展的三个阶段(一)1978—1991年,上海女性研究的起步期这一时期上海女性研究的主要成就,第一是建立了开放性的民间学术团体。1982年5月,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会宣告成立;1986年8月,上海市妇女学学会成立。这为上海女性研究奠定了组织基础。
-
中国妇女结社的实践及结社自由保障问题研究
-
作者:
沈国琴
来源:
中国宪法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妇女民间组织
妇女结社
95世妇会
双重许可制
结社自由
-
描述:
结社自由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妇女结社的实践为观察结社自由在中国的需求、发展、困境及解决的出路提供了有益的视角。通过具体研究可以看出,妇女结社是对社会内部需求的回应,在实践中有大量的妇女组织回应这种需求而产生。但是从现有制度来看,妇女结社仍存在制度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双重许可制的过度限制,以及制度上的不平等对待等问题。实践中已经开始探索改革这些不合理的制度,妇女结社自由的完全实现尚待制度重构的真正完成。
-
第一次女权运动的特点和影响分析
-
作者:
宋严萍
来源: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七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影响
第一次女权运动
特点
-
描述:
本文通过对西方第一次女权运动概况和斗争目标的叙述,总结出这次运动的特点主要有:第一,以中产阶级妇女为主体;第二,相对的温和性;第三,各国妇女运动都与本国的民主改革运动结合在一起,各具特色,同时各国运动又相互联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西方妇女争取到了政治选举权、中等以上的教育权和财产权,而且其影响并不限于西欧、北美,还蔓延到亚洲和非洲,为下一次女权运动开创了先例。
-
泰戈尔《故事诗》中的女性形象透视
-
作者:
卢云
来源:
中美诗歌诗学协会第一届年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故事诗》
泰戈尔
女性
-
描述:
《故事诗》作为泰戈尔最重要的叙事诗集,创作于1900年。该诗集在印度影响极为深远,在世界上也拥有广泛的读者群,其地位丝毫不亚于泰戈尔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吉檀迦利》。本文通过具体分析《故事诗》中所塑造的典型女性形象,结合印度社会长期存在的父权制文化对女性压迫的现实,探讨泰戈尔富于人道主义内涵的女性思想。
-
埃及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吴晓琴
来源:
“当代阿拉伯问题”国际研讨会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女性是埃及电影的拓荒者。埃及女性作为制片人走向电影艺术和电影打上交道,早于把自身作为银幕的形象。一开始,Az- izat Amir,Fatimat Rushidi,Bahijat Hafidh 等人下定决心拍出的早期影片毫不犹豫地把戏剧中的女性人物作为影片的主角,这些人物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早期电影编剧家从戏剧、文学遗产中汲取
-
茅盾小说中的“时代女性”内涵解读
-
作者:
李庶长
来源:
茅盾研究(第九辑)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个性主义
集体主义
茅盾小说
时代女性
-
描述:
茅盾塑造的"时代女性"形象系列,是特定历史时代文化思想、社会矛盾作用于作家头脑的审美表现。必须正确而深刻地洞察当时社会意识形态和诸种社会矛盾交织、碰撞及其发展动向,才能正确解读并理解"时代女性"的深刻内涵。也就是只有准确把握住新文化运动怎样正确过渡到"社会革命"运动,"个性主义"怎样正确过渡到革命集体主义,才能准确理解这些知识女性心灵跳动的频率和走向。
-
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陈望道
-
作者:
徐敢
来源:
陈望道先生纪念集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陈望道对"妇女问题"的关注,正如他于一九二四年七月十四日在上海夏令讲学会讲演时所说:"我底研究‘妇女问题’已多年了,原来我并不是格外喜欢研究‘妇女问题’,但因了种种的事实和四周环境的压迫,使我不得不研究,不得不想出一个比较妥当的解决方法。"总之,是事出有因,这"因",就是他回乡时的所见所闻。陈望道每次回浙江几乎都能看到这样悲惨的情景,一脸童真
<
1
2
3
...
15
16
17
...
54
55
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