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二战后到八十年代初美国妇女就业状况研究
作者: 孙智博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Women   Discrimination   American   Employment   Sex  
描述: 二战后,美国经济迅猛发展,对各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经济学家们认为,美国妇女纷纷走入各行各业,是二十世纪最深刻的变化之一。确实,战争的后续影响,经济的飞速发展,妇女运动的高涨,都促使美国妇女大规模的外出就业。从20世纪初到80年代,妇女就业人数记录被接连不断的刷新。这一显著变化也被称为是“革命”。 本文在整体呈现二战后到80年代初美国妇女就业状况的基础上,对妇女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从经济、社会、文化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政府、国会等其它各界就此作出的回应,即对出台的法律、政策,成立的专门保障妇女就业权利
Betty Friedan & the Contemporary American Womens' Movement
作者: 谢先泽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Movement   American   Womens'   Betty   Friedan  
描述: 本文论述了本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和七十年代美国妇女运动的爆发、发展与贝蒂·弗里丹的关系。
美国城市化进程中黑人妇女生活状况的研究(1877-1929)
作者: 郭桂丽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the   Women   American   Living   America   Urbanization   Afro   Conditions  
描述: 黑人妇女在美国是一个独特的社会实体,她们一方面是黑人,另一方面又是女性。1877年至1929年,美国逐渐纳入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黑人开始了大迁徙。在工业化、城市化、黑人迁徙的互动过程中,美国黑人的生活方式、人口结构、家庭模式、婚姻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此过程中黑人妇女表现得相当积极、主动。从某种程度上讲,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黑人妇女更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综合从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学等多视角及运用妇女主义的理论对美国黑人妇女的生活状况进行全面考察分析,来塑造黑人妇女的完整形象。通过对黑人
走近华裔女性
作者: 暂无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Silence   Feminism   American   Postcolonism   Chinese   Difference   Cultural   women  
描述: 汤婷婷的《女勇士》和谭恩美的《喜福会》自问世就一夜成名,在读者和批评界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成为众多华裔文学作品中被谈论最多,评价最高的作品之一。汤婷婷和谭恩美从自身经历出发,真实描述了华裔女性的生存状态。她们不仅冲破了美国主流社会给华裔文坛带来的无形藩篱,而且打破了千百年来中国女性的消声状态,为中国女性文学在世界范围内夺得了一席之地。 本文主要从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角度探讨两部作品中的沉默主题。本文首先解析了沉默的概念,沉默在不同的环境下传达不同的含义,其功效也不同。消极意义下的沉默表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