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觉醒·反抗·超越--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发展衍变
作者: 蒋先武   来源: 湖北大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反抗   超越   觉醒   衍变   女性文学  
描述: 该论文用女性主义批评方法研究新时期女性文学阶段性衍进的特征.新时期之女性文学的觉醒体现在女性对独立、自尊、自强的自我价值的自觉追求上,职业妇女与传统角色的冲突,雄化女性在作品中的大量出现,又使刚刚觉醒的女性文学陷入了深深的困感.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性主题骤然升温,从中可以看出女作家运用性这个武器颠覆和反抗男性桶秩序的胆略和勇气.九十年代,女性在商品大潮中的沉浮成为女性文学新...
规定·自立·超越:试论古代女性文人审美人格
作者: 曾磊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审美人格   自立   超越   规定   女性文人  
描述: 意义上的人格,人的精神面貌达到了美的境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美”的人格,自由和超越是其基本特征,自立人格表现
寻找女性身份: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安妮·塞克斯顿的诗歌
作者: 张劢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安妮·塞克斯顿   超越   女性身份   焦虑   寻找  
描述: 安妮·塞克斯顿是美国当代著名女诗人,也是美国自白派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独特的生活经历,尤其是痛苦的个人经验造就了塞克斯顿独特的诗歌风格。她用痛苦酿造诗歌,把诗歌当成自我拯救的良方,写诗也因此成为了她的一种生存方式。作为一位自白派诗人,安妮·塞克斯顿习惯以诗歌的形式道出自己生活中最真切、最隐秘,也是最痛苦的几乎一切细节。所谓以最直白的言语赤裸裸地揭开个人生活经历和精神世界的全部真相,所谓向读者端出“未曾烹调过的”原汁原味的生存状态,这就是自称“傻子”的塞克斯顿诗歌的精要所在。可以说,塞克斯顿的坦白之彻底
存在主义视阈中的苏珊•桑塔格创作研究
作者: 柯英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珊·桑塔格   “他者”   超越   自由   存在主义   存在  
描述: 美国女作家苏珊桑塔格(1933-2004)是一位终其一生笔耕不辍的文学追梦人,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便正式向文学界发起冲击,此后她一直在为自己的文学梦想而努力奋斗。在桑塔格的著作中,虚构作品是起点,亦是终点。从其初涉文坛的《恩主》(1963)到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在美国》(2000),虚构作品贯穿了桑塔格整个的创作生涯,作者本人也一再强调自己对于这种创作形式的重视,因此,对此予以全面的考察有助于深化目前的桑塔格研究,同时也能更好地把握桑塔格的思想发展脉络。在桑塔格的虚构作品中,以萨特、加缪和波伏娃的思想
新女性与完美女性:《到灯塔去》中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曾妍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到灯塔去》   完美女性   超越   弗吉尼亚·伍尔夫   新女性   女性主义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作为二十世纪初期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以其文中所体现的先进观念独树一帜。一方面,她向文学界引入了一种全新的小说风格。她的意识流小说在世纪之交的世界文学吹起一股清新之风,并为后来的作家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口。另一方面,她极度关注女性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并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以表达其女性观。在她的作品中,伍尔夫深入挖掘性别歧视等社会问题,并试图通过作品引起人们的共鸣来达到改善女性生活状况的目的。《到灯塔去》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成为国内外研究女性文学学者的热点话题。众所周知,在伍尔夫的小说中,《到灯
残雪、铁凝小说异同论
作者: 姚艳玉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救赎   残雪   重复   超越   女性意识   消解   男性中心   铁凝   小说   窥视  
描述: 本文试图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指出残雪、铁凝小说创作的某些异同之处。在内容上关注人的生存境遇,视角上多采用窥视的角度,来展示人性本质,这是两人的共同处。不同的是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残雪偏重以审丑的方式、荒诞的超先验世界,表达出对人际关系、人性的深刻体察和质疑。而铁凝小说注重对现实世界人物形象的现实主义再现,同时也融汇了西方现代主义的艺术技巧,塑造了鲜明文化底蕴的系列女性人物形象。铁凝在剖析人性丑恶的同时不忘给人类以美好的憧憬,为人类提供自我救赎的精神花园。而残雪显然未提供灵魂的救赎办法,她只追照非理性的梦呓余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