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茨威格】搜索到相关结果 12 条
-
以《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里昂的婚礼》和《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为例,分析茨威格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接受
-
作者:
俞洁琼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茨威格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一生创作丰硕,在传记、小说、诗歌、戏剧等各种不同的文学领域中都有所建树,特别是他的小说和传记,颇受好评,而他也以自己在小说中对女性成功进行的独特、细致而又到位的描写而
-
茨威格中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探究
-
作者:
卜懿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情感
茨威格
女性形象
-
描述: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年),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以创造中短篇小说闻名于世,生前曾是拥有读者最多、最为人喜爱的德语作家。他以其独特的视角、精湛的技艺
-
茨威格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与女权主义
-
作者:
李瑶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茨威格
女权主义
女性书写
-
描述:
斯蒂芬茨威格与莫里亚克、契诃夫并称为20世纪欧洲三大中短篇小说家,而茨威格的作品销售量最大、译文的语种最多。他以其独特的温柔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的女性形象,而他作为男性作家,其女性书写又和女权主义有着
-
论茨威格笔下的两个女性形象<<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及关于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
作者:
曹高仁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茨威格
理想寄托
女性
-
描述:
论茨威格笔下的两个女性形象<<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及关于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
茨威格笔下少女的初恋心理
-
作者:
刘仁宗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茨威格
少女形象
初恋
心理
-
描述:
茨威格是20世纪欧洲三大著名中短篇小说家之一,他的创作风格倾向于心理现实主义,被罗曼·罗兰冠以“灵魂的猎者”。而且他善于刻画女性形象,并在其创作中表达了对女性苦难命运的人道主义同情,因此被高尔基盛赞
-
茨威格小说女性“畸零人”的生命意蕴探析
-
作者:
丁露
来源:
江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茨威格
生命意蕴
女性“畸零人”
-
描述:
在西方现代文学领域,奥地利籍小说家、传记作家茨威格因擅长心理描写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茨威格对女性激情的生成及其背后的心灵世界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塑造了许多囿于某种偏执情境而不能自拔的女性人物。本论
-
茨威格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亚男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阅读策略
茨威格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菲勒斯主义
女性形象
-
描述: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但当今的文坛似乎对他视而不见。正如John Fowles所说:“斯蒂芬·茨威格在1942年去世以后,遭受了本世纪著名作家经历过的最黑暗的封杀”。因此
-
论茨威格情爱小说中的爱情乌托邦
-
作者:
邓群芳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茨威格
男权意识形态
乌托邦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爱情乌托邦
-
描述:
本文主要以茨威格情爱小说作为切入点,通过辨析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对茨威格小说的误读指出:他的小说中的“爱情理想国”并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具有男权意识形态性质的,他的“爱情理想国”实际上是爱情乌托邦,在他
-
耶利米的悲歌——论茨威格的犹太人身份与创作中的犹太意识
-
作者:
夏晟兰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茨威格
比较文学
犹太意识
耶利米悲歌
犹太人身份
-
描述:
作为一位一生跨越两个世纪,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却又怀抱世界主义理想的犹太作家,茨威格无疑是独特的。命运之神曾经给予他无尽的创作才华,把他抛向成功的云端,然而随后又用战争、纳粹迫害等残酷手段将他贬入炼狱
-
茨威格与施蛰存小说女性人物心理探析
-
作者:
张宜琳
来源:
江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茨威格
女性心理
心理分析小说
施蛰存
精神分析
-
描述:
茨威格是二十世纪奥地利著名心理分析小说家,施蛰存是二十世纪30年代海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两人均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怀着对女性的关怀,创作出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女性人物形象。本论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以两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