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淑女视域中的男性角色:奥斯丁小说形象研究
作者: 刘斐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角色   简·奥斯丁   婚恋观   女性主义  
描述: 简·奥斯丁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杰出的女小说家。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她继承文坛前辈的优秀传统,以卓越的才能和优雅的语言天赋,创作了六部传世名作,即《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诺桑觉寺》和《劝导》。本文对六个文本作全面观照,着重分析其笔下的男性形象,概括其淑女视域中的男性观念及所表现出的女性主义意识。第一部分,论述男性角色在奥斯丁小说世界的重要性。男女两性,既是相对独立,更是相互映衬﹑依存的人类一体之存在。他们的性格特质和所显示出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女性的价值观和世
简·奥斯丁《劝导》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郭燕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劝导》   简·奥斯丁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简·奥斯丁(1715-1817)是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在短短的一生中,她共创作出六部完整的小说和三个未完成的故事片段。表面看来,奥斯丁的作品是在描写琐碎的日常生活,其实她在小说中从她特有的女性主义角度对诸多社会问题进行了探讨。她不但对一些女性人物进行了详细描写,而且通过这些女性人物的特点突出了其能力和地位的提升。文学评论者对奥斯丁的名作都进行过了分析和评论。但是,迄今为止,对《劝导》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她笔下的女性的婚姻观、金钱观上,而对《劝导》中女性人物形象所反映出来的、值得现代女性借鉴
The Image of Emma Shaped by Irony
作者: 王红丽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爱玛   女性意识   简·奥斯丁   反讽  
描述: 简·奥斯丁(1775—1817)是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一位重要女性小说家。她先声夺人,在小说创作中率先发出了女性主义的呼声。长期以来,女性被剥夺了在智力和文化上发展的权利和机会,因此世俗偏见
论奥斯丁笔下的中老年女性人物
作者: 张丽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简·奥斯丁   中老年女性人物   反讽  
描述: 简·奥斯丁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一位杰出的女性作家。她一生创作了六部小说,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与光彩焕发的青年女性相比,中老年女性人物虽然居于次要地位,但同样富有艺术魅力,是奥斯丁小说
《爱玛》中的女性人物分析
作者: 安琦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爱玛》   简·奥斯丁   女性人物分析  
描述: 《爱玛》(Emma,1815)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Jane Austen,1775-1817)最成熟、结构最完整的作品之一。《爱玛》延续了奥斯丁作品的惯用题材,同时保持了奥斯丁作品的精妙风格。本文试就《爱玛》中的几个有代表性的女性人物作出阐释,通过分析人物性格、写作方法以及她们在小说中的功能,更好地理解《爱玛》的内涵以及简·奥斯丁卓越的艺术手法。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班纳特和夏绿蒂·卢卡斯的对比研究
作者: 杜业艳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简·奥斯丁   伊丽莎白·班纳特   夏绿蒂·卢卡斯   女性主义   对比研究  
描述: 伊丽莎白·班纳特是《傲慢与偏见》中最为光彩照人的女性人物。她天性活泼、聪慧、理智、敏于思考、有洞察力和判断力, 更具有一种无畏的反抗精神。她是简·奥斯丁十分喜爱的人物。小说中的另一位女性人物,夏绿蒂·卢卡斯则是一位典型的传统女性,虽然和伊丽莎白一样敏感而有理性,但她却屈从于社会习惯势力,屈从于命运,与前者形成鲜明的对照。这种对照概括起来体现在四个方面:伊丽莎白有锐敏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而夏绿蒂则习惯于追随旧习俗;伊丽莎白勤于接受教育和增长见识,夏绿蒂则热衷于建立舒适的家庭;伊丽莎白不屈不挠地与社会抗争,夏
《爱玛》与《金锁记》中女性意识之对比分析
作者: 孟娜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异同   张爱玲   女性意识   简·奥斯丁   平等  
描述: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女性意识已在中国大地上有了深远的影响。张爱玲与奥斯丁这两位作家是中西方女性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代表人物,她们都在各自的创作中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本文通过对奥斯丁和张爱玲这两位女作家在不同背景下体现的女性意识,婚恋观方面体现的女性意识及其各自代表作《金锁记》和《爱玛》中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进行比较,从而分析中西方女性意识的异同,并探索了两位作家对后女性主义作品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社会意义。在当今看似男女平等的社会中,女性在就业、自我价值实现方面仍然存在不平等问题。本文旨在让人们站在历史的
可预言的幸福:基于空间性及女性主义批评理论解读《曼斯菲尔德庄园》
作者: 赖璐   来源: 赣南师范学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空间理论   曼斯菲尔德   庄园   简·奥斯丁   女性主义  
描述: 《曼斯菲尔德庄园》是简·奥斯丁的第四部小说,开始创作于1811年2月。在小说中,简·奥斯丁的主要笔墨用于曼斯菲尔德庄园里家庭琐事的描述和几个关键人物的性格刻画上,这也是奥斯丁小说的一贯风格。目前对这部小说的研究多从其主题的讨论入手,分析人物之间的感情关系或是从小说结构谈起,分析简的写作技巧等,而本文则是运用空间理论和女性主义批评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小说中几个重要地点(曼斯菲尔德、伦敦、朴茨茅斯、安提瓜岛)的分析以及几个主要女性人物(芬妮、玛丽、苏珊)的性格分析,解读简这部小说的一个预见性结局,即曼斯菲尔德
和谐之美: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傲慢与偏见》和《爱玛》
作者: 何志燕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简·奥斯丁   自然   和谐   女性  
描述: 简·奥斯丁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文学史上最富盛名的一位女作家,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共完成了六部长篇小说,其作品历经两百多年受到了众多评论家和读者的青睐。尽管她的小说常常被视为“小题材”,未能触及
婚姻,人性与创作:《傲慢与偏见》与《尼罗河上的惨案》中的女性意识比较研究
作者: 王婧媛   来源: 山西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   女性意识   简·奥斯丁   《尼罗河上的惨案》   阿加莎·克里斯蒂  
描述: 所谓女性意识,就是指文学作品以人的解放为内在核心,以争取女性独立地位为标志,并在创作上表现出明显的性别特征和写作姿态。本文以女性意识为切入点,对《傲慢与偏见》和《尼罗河上的惨案》两部题材不同,写作时代背景不同的小说进行分析比较,力图将两部作品置于历史背景下对其女性意识进行研究。 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论构成。在引言部分,作者主要就该课题进行文献综述,并阐明了选题意义。正文分五章来进行论述。第一章首先对女性意识进行了简短的概述,论述了女性意识形成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早在17世纪,有些女性已经涉足文坛,显示出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