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The Image of Emma Shaped by Irony
作者: 王红丽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爱玛   女性意识   简·奥斯丁   反讽  
描述: 简·奥斯丁(1775—1817)是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一位重要女性小说家。她先声夺人,在小说创作中率先发出了女性主义的呼声。长期以来,女性被剥夺了在智力和文化上发展的权利和机会,因此世俗偏见
“半驯化”女性形象分析:以《包法利夫人》和《呼啸山庄》的女主人公为例
作者: 万妍梅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凯瑟琳   爱玛   悲剧魅力   悲剧命运   “半驯化”女性  
描述: 悲剧的分类女性是失语的。而悲剧中的女性一般为两种极端类型:天使和巫婆。在人类的发展史中,女性逐渐失去独立性,从物质到精神都依附于男性,她们是“家庭天使”,是完全被驯化的女性。然而也有少数女性没有完全驯化,出现了“半驯化”的女性形象,她们与完全驯化的女性的根本区别在于精神上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性,精神不再附属于男性,然而物质依然是附属于男性。因为各自的性格特点与父亲、丈夫的管教失败,《包法利夫人》和《呼啸山庄》的女主人公成为典型的“半驯化”女性。她们的心理因此扭曲或者煎熬,造成悲剧性命运。“半驯化”女性的命运是
西方文学中的酒神精神——以安娜、爱玛、白兰为例
作者: 苗慧   来源: 陕西理工学院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   爱玛   安娜   悲剧   宗教   酒神精神   白兰  
描述: 酒神精神是尼采提出的一个哲学与美学概念,它最早出自尼采的《悲剧的诞生》,尼采自己相当赞许酒神精神,并自称“酒神哲学家”。酒神精神由古希腊的酒神崇拜活动演变而来,酒神或者说酒神祭祀活动在古希腊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安娜·卡列尼娜、爱玛、海斯特·白兰是西方文学作品当中较有典型意义的女性形象,最具典型特点的是她们都是婚后出轨的女性,百余年来,围绕着她们所进行的研究不胜枚举。安娜的爱情癫狂、爱玛的情欲放纵、白兰的爱情坚守,三个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的女性有着相似的命运和选择,她们悲剧的背后隐藏的是酒神精神内涵,酒
A Study of the Translator's Gender Infulences on His/Her Translation Based on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Emma
作者: 吴影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   爱玛   中国语境   双性同体   性别视角   性别差异  
描述: 现代女性主义运动兴起于19世纪中叶,主要经历了三次发展浪潮,其主要目标从争取“权利”到追求“平等”再到强调“性别差异”,女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的同时,女性主义理论也由稚嫩走向成熟,从边缘走向中心,并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