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性与民族、国家
作者: 郭香鹏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颓废   郁达夫   民族国家  
描述: 郁达夫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作为五四新文学的开创者和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郁达夫在现代文学发展史上赢得了尊敬。自从他的第一部小说集《沉沦》发表后,郁达夫便蜚声文坛。他在作品中大胆地描写了两性间的情爱,赤裸裸地描写了主人公内心生活的苦闷,包括自己的变态性行为;郁达夫还在作品中极力营造一种感伤气氛,在文中形成“颓废”的美感。这样惊世骇俗地写法,震惊了许多持正统思想的批评家,在20年代造成了很大的非议。郁达夫本人被指责为“颓废主义”作家,而“颓废”作为评价人的不道德的词语流行起来。但是,任何有思想的作家终
五四新女性的角色冲突与文学写作:以“后五四”时期的女性问题为中心
作者: 周文晓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责任意识   角色冲突   五四新女性   民族国家  
描述: 伴随着五四时期的个人解放运动的爆发,中国现代女性解放运动也随之而来。与此同时,现代女性文学同样迎来了发轫期。当五四的女儿们完成了弑父的任务,在叛逆中确立了自己新女性的存在时,却并未能长久保持这一炫目的光环,而是草草收束,结婚生子,开始了人生的另一段旅程。在这一段旅程中,她们操持家务,生育孩子,将全副的精神用在了家庭里,与自己的母辈并没有什么不同。唯一不同的是,曾经的新女性与现在的旧角色之间,形成了强烈的角色冲突,而这一冲突在五四女作家的自我书写上留下了深刻印记。1926年,陈学昭在《新女性》杂志发表了一篇
作为革命/女性经典文本的《青春之歌》
作者: 王婷婷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认同   关系   重构   青春之歌   十七年文学   林道静   经典文本   女性形象   性别气质   考察   阅读欲望   革命女性   空间   女性写作传统   历史主体   中国   研究视角   女性主体性   民族国家   性别角色  
描述: 要做一个“十七年文学”中的女性写作文本研究,《青春之歌》这部经典是绝对绕不过去。这部长达40余万字的小说以革命女性之手亲写革命女性之史,为后来者提供了多种研究、解读的角度。本文就着重从文本细读与接受美学的研究视角,将重点放在以林道静为代表的一系列革命女性形象的考察上,试图从中发现文本内部话语空间与外部文化研究空间的融合与沟通。 第一章籍以林道静对自身性别气质、性别角色的叛逃,一窥革命女性如何在革命裹挟与自我抉择中完成了对传统女性性别符码的超越与重构,同时,借助空间与性别气质建构之关系,探讨革命如何提供了一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