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文化现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19世纪俄罗斯文化现象之恶魔女性研究
-
作者:
陈章红
来源:
南开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俄国
恶魔女性
文化现象
-
描述:
纵观中俄文化交流史,虽然早在清朝时期,出使官员的游记中就对俄国有所记录和描述,不过直到20世纪初,俄苏文学作品才开始正式传入中国,自此中国读者对包括俄罗斯文学在内的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其中就包括俄罗斯女性形象。由于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通常是集真善美于一身的美好女性,该类女性形象大都具有如下特点:外表美丽,内心善良,隐忍,宽容,向往爱情,追求自由,她们基本上符合传统道德标准对女性的要求。中国读者对俄罗斯女性的认知大体局限于此,他们对与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并存的另一类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形象——恶魔女
-
三十年代上海与都市文本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汪注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上海
都市文本
女性形象
文化现象
-
描述:
20世纪30年代左右,上海的社会繁荣程度达到了全新的高峰。在这样的历史──社会背景下,文学创作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各种流派都在这一时期塑造出了不同的女性形象,它们和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一起形成了时代色彩鲜明的文化现象。左翼文学塑造了三类女性形象:劳动女性、革命女性和都市尤物。理论上,她们互为参照,共同反映社会的黑暗面进而证明实施无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性。但文本中的事实表明:劳动女性是革命话语的政治符号;革命女性在社会变革过程中严守的仍是男权主导的性别等级;都市尤物尽管具有鲜明的主体意识仍逃不出由男性执掌的权力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