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政治】搜索到相关结果 16 条
-
边缘叙事:论李碧华言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与政治隐喻
-
作者:
贾颖妮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
李碧华
边缘
女性
-
描述:
香港是多重意义上的边缘,李碧华则是边缘的边缘。“性别”是李碧华小说探讨的一大议题。李碧华经常以女性作为她的书写主题,探寻女性命运的变迁。她的小说多取材于传奇、历史故事,塑造了一系列上下求索的痴情女子,字里行间流淌着她对古典情韵的迷恋和对“爱”的呼唤。同时,李碧华小说表现出性别姿态的放松,性别对抗不再成为烛照女性命运的主要文化背景,而更多地着眼于人们生存的大背景。“香港”是李碧华醉心的另一个主题。她小说所展示的女性悲剧命运在某种程度上就形成了香港未来前途的暗喻。正因为此,虽然李碧华写的大多是男欢女爱的言情故
-
民族、政治与妇女运动:《新华日报》副刊《妇女之路》研究
-
作者:
金玲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
民族
妇女之路
-
描述:
和解放战争前期,中国的妇女运动陷入民族主义浪潮和政治改革的漩涡中。本文以此为背景,探讨属于中共政党报刊体系的《妇女之路》如何影响并推动着国统区妇女运动的发展。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章主要阐述《妇女之路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妇女政治地位变化研究
-
作者:
张永英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
妇女
改革开放
-
描述:
政治地位的变化呈现出复杂态势。 在精英妇女的权力参与层面,呈现出权力领域的中低层中妇女参与比例总体上有所提高、高
-
当代中国妇女政治权利及其实现研究:一种文化建构的视角
-
作者:
梁华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
文化建构
文化观
妇女权利
-
描述:
妇女解放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而妇女政治权利的发展则是妇女解放的主要体现形式。妇女解放运动在近代西方启蒙思想和资产阶级平等自由理念的倡导下,在广大女性艰苦斗争下掀起了三次妇女运动的浪潮,女性在教
-
政治,女性,权力:张洁小说创作的主题元素研究
-
作者:
白金萍
来源:
聊城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
权力
主题元素
女性
-
描述:
方法,采用社会历史批评、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文化批评等理论,对张洁小说中最主要的三个主题元素——“政治”、“女
-
论北京文化与铁凝小说中城市女性的塑造
-
作者:
邱慧婷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
仁义
等级
北京城市文化
铁凝
-
描述:
铁凝是新时期文坛重要的作家,在北京度过了她童年和少年的大部分时光,这使得北京文化成为她精神家园的同时也构成了她创作的重要支撑。文化是作家创作的重要来源,通过北京城市文化和铁凝创作中女性形象塑造的关注,在发掘文本内涵理念的基础上,可以见出铁凝创作和北京城市文化间的内在精神联系,更好地认知铁凝的创作及其价值与意义。围绕此论题,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第一章通过对铁凝北京童年生活的回顾,揭示了在铁凝心中北京一直是一座“精神的城市”,在铁凝涉及北京的小说文本中,存在一种“女性——男性——北京”的关系模式。
-
切开欲望的金苹果:米兰·昆德拉小说性爱主题研究
-
作者:
于忠淼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
自我认同
两性关系
性爱
存在
-
描述:
米兰·昆德拉无疑是当今世界文坛中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每部作品都会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一阵不小的热潮。米兰·昆德拉以小说创作和小说理论上的非凡建树在20世纪文坛占据了一席之地,并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以其深刻智慧的哲学思考、精巧的艺术结构和对人的存在的关注赢得了世界性的赞誉。米兰·昆德拉重拾了欧洲文学中叙写人类存在的传统,他在个人小说理论文集《小说的艺术》中这样定义了小说:“小说研究的不是现实,而是研究存在。存在并不是已经发生的事,存在是人的可能的场所,是一切可以成为的,一切人所
-
托妮·莫里森的叙事艺术与政治
-
作者:
陆泉枝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
艺术
叙事
莫里森
种族
-
描述:
托妮.莫里森(1931—)是迄今唯一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美国女性作家。在她目前创作的十部小说中,作者秉承黑人文学的抗争传统,借助文字为手段,字里行间流露着黑人作家的政治责任感和文学使命感,正如她
-
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姐妹历程
-
作者:
陆泉枝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
姐妹
父权
莫里森
种族
-
描述:
作为非裔美国女性作家,托妮·莫里森(1931-)在她的创作实践中以话语作为手段,字里行间流露着黑人作家的政治责任感和文学使命感。在1993年的诺贝尔获奖致辞中,莫里森以“手中之鸟”喻示语言,告诫作家
-
“多面娇娃”的轻盈之舞:铁凝的多重身份及其小说创作
-
作者:
陈家堃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
身份写作
女性写作
知识分子
铁凝
-
描述:
新时期的创作,她没有刻意为某一政治口号摇旗呐喊,没有套用晦涩的理论技巧强制的拼贴之作,也没有轻易将自己局限于某一种类型,她总是快乐地游走在集体写作之外,与时代主流话语保持着若即若离的神秘感。 在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