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解读台北世贸3C展场showgirl的角色与意涵
作者: 谢宗翰   来源: 政治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符号学分析   女体商品化   意识形态   showgirl  
描述: 本研究旨在探究世貿展場中以showgirl為促銷策略的運作方式與細節,試圖解讀隱藏於showgirl現象背後的意識形態結構,從而對以性訴求為主要說服策略的商業與消費行為提出批判。 本文回顧歷年相關報導與研究發現,showgirl逐漸從過往單純的產品解說員變成訴求性感、分飾多角的3C展場焦點,乃隨廠商需求、消費習性與社會文化而變遷。而雖然性訴求策略仍難斷言其效果,訴求性感的showgirl活動仍被3C廠商普遍採用,並且呈現出刻板單一的性感女性形象。 為了深入剖析展場showgirl活動,本研究援用Sauss
文化研究的实践:北京房地产广告的分析与批判
作者: 程亚婷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意识形态   阶级   文化研究   西方想像  
描述: 世纪之交,伴随着中国住房商品化和私有化的进程地产广告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以无所不在的方式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为大众主动或被动地消费。地产广告作为当下中国突出的文化现象,已然有力地参与了社会文化的建构和个体身份的建构。 本论文以北京地区的房地产广告为研读对象,辨析了其经常使用的叙事策略。如“资本给我自由――财富人生的彰显”,极尽能事地营造楼盘的高贵气质,在出售房屋的同时也朝向大众读者兜售出了作为该楼盘业主的社会身份和地位;还有借用西方想像和西方形象的表述,应和着北京作为“全球都市”的文化想像。饶有趣味的是,民
革命与情感:茹志鹃作品论
作者: 王辰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意识形态   革命   情感抒写   茹志鹃  
描述: 在当代女作家中,茹志鹃并不光芒四射,却是极有代表性的一位。她的创作生命伴随着新中国的发展而步步前进,期间的褒贬毁誉都带着浓重的时代印记。然而,茹志鹃又不是一位甘心被时代大潮所淹没的人,她并没有成为政治的传声筒,而是在众口一词的话语形态下默默坚持着自己的创作个性。正因如此,茹志鹃的文学价值不应该被评论家们所淡忘。在茹志鹃的生命词典中,“革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词语。她的早年生活伴随着贫穷和流离,直到她进入新四军的队伍,才真正有了“家”的感觉,1943-1949年的革命经历不仅锻造了茹志鹃行人做事的风格,也成为
《十七年<人民日报>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赵璇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意识形态   议程设置   主体意识   人民日报   女性形象  
描述: 《人民日报》和十七年的重要性。从宏观上建构了“意识形态建构者”的《人民日报》和“文化规范”的十七年的定义。第三部
商业诉求·意识形态·艺术策略:1930年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谭若阳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意识形态   视觉愉悦   城市文化   1930年代中国电影   女性形象  
描述: 毋庸置疑,1930年代是中国电影蓬勃发展的特殊历史时空,在此期间,中国电影创作取得了质的飞跃,从无声电影的探索到有声电影的成熟,从杂耍的娱乐产业到全面的文化产业,不仅突破了好莱坞电影的市场挑战,而且在电影作品的产量和艺术质量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本文试图以这一时期电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为切入点,结合劳拉·穆尔维的“视觉快感论”、汤姆·冈宁的“吸引力电影”、理查德·戴尔的“明星作为明星”等理论视角,对1930年代的中国电影进行一个全面的、多维度的探讨,从而分析研究这一时期电影
中美报纸政治新闻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跨文化研究
作者: 余洁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美报纸   意识形态   跨文化交际   女性形象塑造   政治新闻  
描述: 中美报纸政治新闻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跨文化研究
女性,一种符号化的建构:当代中国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透视
作者: 刘军莲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建构   意识形态   女性意识   符号化   传统文化  
描述: 了女性符号化建构的产生机制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意义,对此我们认识到传统的历史文化、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社会经济形态等因素都对女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透视影视当中的女性形象,我们也可以关照现实生活中女性的生存
女性形象的“在场”与性别“失语”:《人民画报》(1950—1976)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赵金钿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摄影   意识形态   革命   视觉规训   女性形象  
描述: 妇女解放是中国革命的题中之意,而呈现在视觉上却是一种去性别化,即去掉女性的性别特征,而用一种符号化的“劳动妇女”形象取代之,这种劳动妇女形象体现了革命意识形态对于新中国妇女形象的建构。本文以《人民
中国电视剧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刘岩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意识形态   霸权   女性形象   话语权   女性主义  
描述: 意识形态的主要工具,在传播过程中忽视女性、忽视两性关系这一社会现象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中国的女性主义受到西方女性运动三次浪潮的影响,以西方女性主义为理论依据开始了本土化的进程。从
现代期刊中的女性形象广告研究
作者: 陆频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告   意识形态   阶级   现代期刊   女性形象  
描述: ,与此同时,广告通过符号意义的生产,进行着意识形态的输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引导着人们的行为与生活方式。本文运用媒介研究观察媒介的三个视角——文本、媒体机构和受众来分析现代期刊中的女性形象广告,来探究民国时期上海各阶层女性的生活状态、价值观念与解放状况。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