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悲剧】搜索到相关结果 64 条
-
论虎妞形象
-
作者:
韩富军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丑
兽化
女性意识
悲剧
畸变
-
描述:
和释放的心理畸变,探讨其悲剧命运及其形成原因,同时也认识到女性在社会、历史中的生存位置、社会角色和生存形态与心态,对当时的社会有了一定的理性思考。虎妞是一个美丑共存的矛盾的统一体、一个真情、真性血肉丰满
-
『雨月物语』研究――以人的爱欲为探讨中心
-
作者:
李欣伦
来源:
台湾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执念
悲剧
男尊女卑
两性的角力
爱欲
-
描述:
江户时代中期的国学者上田秋成,受到中国白话小说的影响,创作了脍炙人口的『雨月物语』。它是日本怪异小说的白眉,更是泉镜花、谷崎润一郎、佐藤春夫、林芙美子、三岛由纪夫、村上春树等等日本近代以及现代名作家所爱读的文学名着。 被一般读者认为是男性文学的『雨月物语』是由五卷九篇构成的短篇作品集。其中,安排有女主角登场的篇章,只有「浅茅が宿」、「吉备津の釜」与「蛇性の婬」三篇;而描写男性同性之间的爱欲与情谊的篇章有「菊花の约」与「青头巾」两篇。这五篇作品的怪异性都不脱鬼怪的出现,也都明显地提到主角之间「爱」与「
-
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咪咪形象塑造的实践性探索
-
作者:
袁丽娟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普契尼
歌剧
形象塑造
悲剧
咪咪
-
描述:
歌剧创作中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是展开戏剧、揭示内涵的核心手段,也是决定一部歌剧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普契尼的歌剧作品成功塑造的一系列女性人物形象,成为其歌剧作品的最大亮点。本文以普契尼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女主角咪咪形象塑造的实践性探索为研究对象,力求较为全面、细致地总括出咪眯形象的艺术特征,同时对塑造其形象主要手法的实践性探索做出探讨。全文从普契尼及其歌剧《艺术家的生涯》、咪咪戏剧形象和音乐形象、作曲家人物形象刻画的主要手法特征、咪咪形象审美价值的现实意义等几个方面进行细致分析,深入挖掘歌剧《艺术家
-
赏玩与殉道
-
作者:
张波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话语
中学语文教学
悲剧
中国古典文学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由于国家对素质教育的提倡,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已全面展开,中学语文教材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面对这种形势,做为中学语文教师在解读传统文本时,需要转换视角,把传统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放在新的参照系中进行思维。
本文拟从女性主义美学批评的角度对中学语文教材中中国古典文学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古代女性形象如刘兰芝、窦娥、杜十娘、崔莺莺,林黛玉等,长期以来,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分析完全陷入男权话语之中而不自知。这些女性形象完全是男性知识分子建构的。本文就是对这种男权话语下的
-
疯狂的梦魇——繁漪和曹七巧比较研究
-
作者:
姜宇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曹七巧
人性
繁漪
悲剧
疯狂
-
描述:
繁漪和曹七巧是中国现代文学画廊中两个异常引人注目的女性形象。本文在“人性被扭曲后的疯狂”这一点上找到这两个形象本质的共通之处,并用这种全新的切入点对两个人物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章结合典型形象的美学特征,剖析了繁漪和曹七巧作为文学典型所具备的独特艺术魅力。具体分析了这两个形象自身所具有的新颖性和蕴籍性;勾画了这两个人物如何在人性的困境中一步步走向迷失的流动性格;指出了这两个形象在时代承载和审美感受两个方面的主要差异。第二章通过对西方疯狂女性原型以及中
-
『雨月物语』研究――以人的爱欲为探讨中心――
-
作者:
李欣伦
来源:
台湾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执念
悲剧
男尊女卑
两性的角力
爱欲
-
描述:
江戶時代中期的國學者上田秋成,受到中國白話小說的影響,創作了膾炙人口的『雨月物語』。它是日本怪異小說的白眉,更是泉鏡花、谷崎潤一郎、佐藤春夫、林芙美子、三島由紀夫、村上春樹等等日本近代以及現代名作家所愛讀的文學名著。 被一般讀者認為是男性文學的『雨月物語』是由五卷九篇構成的短篇作品集。其中,安排有女主角登場的篇章,只有「浅茅が宿」、「吉備津の釜」與「蛇性の婬」三篇;而描寫男性同性之間的愛欲與情誼的篇章有「菊花の約」與「青頭巾」兩篇。這五篇作品的怪異性都不脫鬼怪的出現,也都明顯地提到主角之間「愛」與「死」
-
悲剧时代,悲惨人生:论《八月之光》中女性人物的悲剧
-
作者:
高雅丽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歧视
种族主义
悲剧
清教主义
女性
-
描述:
的悲剧是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必然结果。因为种族主义、清教主义、性别歧视这三股力量综合起来牢牢地控制了人们的思想意识。事
-
他者的悲剧:《圣殿》中的女性人物及其受害状况
-
作者:
李湘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他者
受害状况
悲剧
《圣殿》
女性人物
-
描述:
威廉·福克纳(1897~1962)是美国20世纪公认的文坛巨匠,他一生著述丰富,思想博大精深。作为南方文学的集大成者,福克纳对南方大家族的没落、旧传统的瓦解及其处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彷徨和痛苦的探索,是其最高的艺术成就,他为此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他最重要的作品也大都是以此为主题。在这些作品中,他不仅深刻地表现了这些大家族的衰败,而且强烈谴责了各种非人道的道德、宗教和社会势力对人性的摧残,而这种摧残在女性身上无疑最为突出。《圣殿》(1931)一书正是福克纳最高艺术成就的体现之一,堪称抨击美国南方丑陋现实、展现女
-
女性,消费,困境—西奥多·德莱赛《欲望三部曲》中的女性之殇
-
作者:
唐红
来源:
江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欲望三部曲》
困境
悲剧
消费
女性
-
描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逐渐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消费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显,炫耀性消费成为社会时尚。人们购买商品时不仅注重其使用价值、满足于其使用功能,更是把商品当作显示其身份地位的符号
-
苏曼殊小说中的女性崇拜和死亡意识
-
作者:
陈雪梅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死亡意识
女性崇拜
悲剧
苏曼殊
小说
-
描述:
苏曼殊是一位颇具神秘色彩的革命家、一位终生都未“破其禅定”的情僧,这些头衔使他成为文坛的传奇,但同时使得这位天才作家在文学本身上放射出来的耀眼光芒被有意无意地遮蔽,苏曼殊的小说本身的魅力并不在于其中的革命进步倾向,反封建意味,更不是因为其情感轶事才吸引人眼球。我们只有从美学的角度,实事求是地对文本进行认真分析,才能对这些小说做出真正属于作品本身的正确评价。因此本论文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苏曼殊创作的小说上,结合具体的文本细读,揭示小说背后隐藏的女性崇拜情结和死亡意识,并探寻其成因。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学术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