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形象研究】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
明代笔记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方宇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象研究
明代
笔记小说
女性
-
描述:
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转型时期,在元末受到战乱破坏的农业、手工业生产,从明初洪武年间始逐渐恢复,人口逐步增加,商品经济得到了初步发展,经济在明朝中叶达到了繁荣。随着宋明理学的发展,社会传统礼教对于社会秩序的控制加强,而对于明代人特别是明代女性的思想、行为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明代社会男性及社会主流对于女性持有的价值观念也直接反映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之中。笔记小说的题材十分广泛,志怪、传奇、杂录形式多样,对于当时的社会风俗人情、人们生活习惯都有详细描述,具有很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通过对于明代笔记小说中
-
女性主义与人文主义:游离与融合:对二十世纪中国女作家及其文本中女性形象的理论透视
-
作者:
戴薇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批评
形象研究
人文主义
-
描述:
该文以性别和人文主义为视角,以女性主义批评与人文主义研究、形象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本世纪中国女性作家及其文本以及文本当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并对女性作家在为争取女性的言说主体的过程中,为人文主义所做出的丰富和发展做了理论概述.该文第一部分是作者对该文所
-
夏·占卜拉扎布长篇小说的人物形象研究
-
作者:
萨其仍贵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夏·占卜拉扎布
形象研究
历史小说
-
描述:
论文从文学的微观研究角度以夏·占卜拉扎布的《金色的商都草原》,《沙漠风尘录》,《贝勒三包》等三部长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为研究埘象,对人物形象的内涵外延以及其生存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蕴含进行了探讨研究。论文由导论、主体和结论三部分构成。导论中主要交代了选题的原因、意义、目的和所运用的研究方法等。主体部分有两章。第一章,归纳和分析了夏·占卜拉扎布小说中出现的人物形象,即根据夏·占卜拉扎布小说特征,把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划分为故事前线形象和故事背后形象两部分。从而在第一部分,研究分析了青壮年和富豪官僚的形象;第二部分
-
人教社2013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研究
-
作者:
魏婵媛
来源:
湖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教社初中语文教科书
形象研究
女性人物
-
描述:
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塑造了大量的人物形象,而初中阶段正是学生社会性别、行为方式与规范形成的关键时期,教科书中所呈现的人物形象及其反映的价值取向都会对学生性别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深刻影响。本研究以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人教社最新修订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反思教科书中女性人物形象呈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首先,通过文献法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语文教科书的性别教育意义以及教科书中女性人物形象呈现应有的价值取向。然后,运用文本分析法对人教社2013版初中语文教科
-
美国新闻周刊中的中国女性形象研究(1990-2006)
-
作者:
侯芃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
群体
意识形态
报道
东方主义
文化批评理论
女性人物形象
文本
整体形象
媒体
女性形象
描述
受害者
话语分析
国家形象
形象研究
中国
倾向
新闻周刊
种族中心主义
-
描述:
由于美国媒体在世界大众传播体系里具有特别的地位和影响力,国内学术界针对其报道中的中国形象研究也一直较为丰富。但是,学者们的研究重点多集中于国家形象的整体性研究,或专门就单个新闻事件的报道展开具体分析,缺乏对我国某一特定群体在美国媒体中的形象研究。然而,群体形象是折射、构成国家整体形象的重要部分,中国各种群体在美国媒体中的形象是美国公众认知中国的来源和参考。所以,深入研究美国新闻周刊对占据中国总人口半壁江山的女性群体的报道,既具有一定的开拓性价值,也是对媒介性别研究及国家形象研究的良好补充。 本文选取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