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抗战时期进步的妇女刊物《妇女生活》(1936-1937)
作者: 孙苗   来源: 湖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两性平等   妇女解放   抗日救国   妇女生活   传播技巧  
描述: 我国妇女运动可追朔至明朝中叶,伴随着我国资本主义的萌芽而产生。直至新中国成立,我国的妇女运动已有百年历史。妇女的呼声、妇女的生活状况、妇女的社会形象等,这些都需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折射出来,报刊是不二选择。尤其是在抗战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职业女性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妇女自主意识在日渐觉醒并加强。她们在政治场十分活跃,女性报人也如雨后春笋,同时,男性主导的话语权也又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而有所削弱。一时间,女性话语权和妇女报刊,成为新的阵地而日益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因此,为了了解女性形象,以及妇女运动的状况
从《申报》看二三十年代妇女解放及其社会形象
作者: 曹莹莹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解放   二三十年代   道路艰难   申报   自我觉醒  
描述: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由于社会主流的倡导,西方女性解放思潮的进一步传播,以及深重的民族危难,给了中国女性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中国妇女在科学文化、社会政治等领域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解放,由此涌现出了一批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女性,她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或展示着或争取着女性作为两性中的一极在社会生活中的对等话语权,努力实现一个“人”的价值。《申报》作为当时发行量最大的社会主流报刊,肩负自己的媒体舆论导向的使命,用各种形式宣传着女性解放思想,在促进女性意识觉醒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申报》还着力塑造
从《女士之家》看美国中产阶级妇女的社会形象:对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美国妇女解放状况的考察
作者: 李璐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女士之家》   美国中产阶级   消费社会   角色地位  
描述: 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美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力高度发展,消费社会开始形成。生产方式的变革造成了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转变,现代美国的背景下,妇女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他们在家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思想研究
作者: 刘红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妇女解放   思想   中国共产党   妇女观  
描述: 妇女解放是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整个人类进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妇女解放思想,指引中国妇女运动实现
马克思恩格斯妇女观及当代价值研究
作者: 李星   来源: 辽宁工业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马克思   当代价值   妇女解放   恩格斯   妇女观  
描述: 的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建立和发展,同时加快了我国妇女解放的进程。本文由四个核心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妇女观的理论来源和哲学基础。欧洲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妇女
美国妇女争取解放运动(1920-1940)的研究
作者: 李石涛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1930年代   妇女解放   美国妇女   1920年代   争取解放  
描述: 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美国社会不仅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繁荣-危机-复苏),更是在妇女运动史上居于特殊地位。此外,这一时期虽被认为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经济发展黄金期,却是美国女权运动史上两次高潮之间的相对低潮期。美国妇女在政治、经济、教育、婚姻家庭等领域都呈现新的特点。这一时期的妇女运动发展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想要了解美国女权运动的曲线式发展,此时期妇女的生存状况和地位与角色变迁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与女权主义理论,以这二十年的特殊历史时期为背景,深入
戊戌妇女运动的社会性别分析
作者: 韩廉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史   社会性别   妇女解放   妇女运动   妇女史  
描述: 戊戌妇女运动的社会性别分析
抗战时期《中国妇女》(延安1939-1941)期刊研究
作者: 井春野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妇女》   妇女解放   妇女运动   陕甘宁边区   妇女报刊  
描述: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场艰苦卓越的全民族解放战争,其中,广大中国妇女的参与不可或缺,她们在文化宣传、救济教育、医疗救护等各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通过参与抗战救亡,中国女性真正走出家庭,参与社会事业,通过寻求全民族解放来实现个人解放,这个伟大的变革与党的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其中,在抗战期间如雨后春笋般繁荣发展的进步妇女报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中国妇女》(延安)期刊是其中最为突出的典型代表之一。《中国妇女》(延安)期刊是由中共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主办,延安“中国妇女社”编辑出版的
向警予重要思想研究
作者: 朱海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爱国主义   教育救国   妇女解放   报刊宣传   向警予  
描述: 向警予重要思想是一个比较庞杂的课题,本文则着重从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救国思想、妇女解放思想、报刊宣传思想等四个重要方面进行阐述,力求在前人的基础上更加全面地将向警予这位我党早期女革命家的精神风貌展现出
左翼小说中的革命女性
作者: 郑晓天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   妇女解放   革命   左翼文学   恋爱  
描述: 现代国民主体(尤其是女性主体),这些表述形成的原因及其与当时社会历史的关系,并试图厘清表述背后隐藏的权力关系。中国妇女解放的发展方向亦是本文的行文线索。 第一章考察从康有为到陈独秀、向警予等中国早期
< 1 2 3 ... 5 6 7 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