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康拉德女性观的转变
作者: 陶丽君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观   女权运动   康拉德   女性形象  
描述: 康拉德女性观的转变
俨然在望此何人?:秋瑾之国族与女性意识研究
作者: 李依蓉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国族主义   女权运动   秋瑾   性别意识  
描述: 晚清在歷經列強的威脅為尋求圖強之道,經過數次官方的變法失敗後,不少知識份子走向激進的革命方式,此時女權的問題受到西方的影響開始受國人探討。1907年七月秋瑾赴義身亡,這樣的一段歷史成為民族國家論述中的標舉,由於秋瑾的女性身分,恰巧呼應了當時知識份子所期待的新女性形象,使她的死亡彷彿意味著中國建立的性別平權意向,而將其形象詮釋為陽剛、堅忍的男性特質,而忽略女性文本在革命中的潛力並非是她的性別,而在於她在文化中的主體位置。 是故本論文以「儼然在望此何人」為名,希望反省女性在社會性別裡,其位置不是
透视二十世纪初期食品广告对美国妇女的定位及策略
作者: 朱晴晴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第一次世界大战   美国妇女   女权运动   食品广告  
描述: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美国由传统的农业国家转变成工业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重大的变化。男性外出工作,女性则负责操持家事,照顾孩子。十九世纪初期的美国女性没有选举权,已婚妇女没有财产权等。工业化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以及城市化的发展,为美国消费社会铺平了道路,女性由传统的生产者转变为消费者。与此同时,广告业得以得到极大的发展。二十世纪初期,越来越多的女性接受教育,参加工作,并参与一定的政治活动。工业社会的产生,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问题。如食品安全问题,童工问题。妇女积极各种参与组织来改良由此产生的社
从边缘到觉醒--美国亚裔妇女运动(20世纪70--90年代)
作者: 孙芳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   亚裔妇女   女权运动  
描述: 从边缘到觉醒--美国亚裔妇女运动(20世纪70--90年代)
当代美国妇女运动的历史考察
作者: 任丽芳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妇女   女权运动   平等权利  
描述: 本文将当代美国妇女运动作为考察的对象,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认识和把握,既注意到特定的文化背景与文化特征是当代美国妇女运动不可或缺的要素,更认识到二战后社会经济因素、政治氛围的变化对妇女运动产生的重大影响。此外,本文也探讨了此次运动的内容及特点,归纳出其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其深远的影响。 本文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一、美国妇女运动的历史回顾 对美国历史上发生过的规模较大的两次妇女运动的历史作一下简要回顾。 二、当代美国妇女运动的原因追踪
20世纪60-80年代美国女权运动中自由派女权主义研究
作者: 张杰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全国妇女组织   女权运动   男女平权   自由派女权主义  
描述: 拥有的权利,其斗争经验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本文以自由派女权主义为主线,重点阐释了20世纪60-80年代美国女权运动中自由派女权主义的理论,探索其为争取妇女的自由、平等权利所走过的艰辛历程和所做
1920年代广东女权运动研究
作者: 蓝舒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参政权   女权运动   广东   社会权  
描述: 女权运动是解放妇女的运动,是人权运动的扩展。在封建落后文化中受到无尽屈辱的中国妇女,于20世纪掀起了追求妇女权利解放的浪潮。在这其中,广东临近香港,位置优越,思想较为开化,经济发达,政治风气开明
美国进步时代的女权运动研究
作者: 高彬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原因和影响   美国妇女   女权运动   选举权  
描述: 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妇女在生产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她们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争取民主权利自然而然地被她们提上议事日程,由此引发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女权运动的爆发。这次运动从1848年发端,一直持续到
晚清四部拟《镜花缘》小说的妇女议题研究
作者: 苏恒毅   来源: 成功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镜花缘   妇女议题   拟旧小说   女权运动   晚清小说  
描述: 清乾嘉之际,李汝珍(1763-1830)藉由书写《镜花缘》探讨中国妇女生活。到了清末,由於女权思想传入,各类女权小说亦相当盛行。因此在《镜花缘》之後,也有四部晚清小说以托「镜花缘」之名,探讨中国社会现象,此四部小说即萧然郁生《新镜花缘》(1907-1908)、陈啸庐《新镜花缘》(1908)、华琴珊《续镜花缘》(1910)与秋人《镜花後缘》(1910)。四部小说的思想内容有所差异,但均有触及清末的妇女运动及相关议题,因此本论文即以小说中的妇女议题作为核心,并以小说与小说、小说与历史文本间的互相对照,用以探讨
漫长且有希望的突围
作者: 王传举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权运动   女性的主体地位   嬗变   突围  
描述: 莎士比亚、夏洛蒂·勃朗特、弗吉尼亚·伍尔夫和玛格丽特·德拉布尔,这四位作家在其各自的作品《威尼斯商人》、《谢利》、《到灯塔去》和《中年》中,分别塑造了一系列出色的女性形象——波西亚、谢利、莉丽、凯特。本文以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发展历程为背景,分析了四位女性为寻求自身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而对生存境况、传统价值和社会规范进行的挑战和突围,在漫长且有希望的突围中,她们也经历了女性意识的延续和变化。 论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导言部分简要介绍英国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以及给社会和女性带来的影响;第一章指出在早期的女性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