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试论新时期中国女性小说中的“反家庭”叙事
作者: 李虹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反家庭   新时期   女性文学  
描述: 新时期女性小说中出现的“反家庭”叙事作为一个值得描述的现象,对于考察中国当代社会语境、思考中国女性的处境、困惑、解放道路等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反家庭”这一角度来入思新时期中国女性小说,以“五四”为背景,结合家庭结构、社会文化变迁等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第一章,“五四”时期与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我国家庭变动和妇女运动都比较激烈的两个阶段,在女性文学中都出现了较为普遍的“反家庭”叙事。但两个阶段女性小说的“反家庭”叙事模式又有很大的不同。“五四”时期主要是从反对传统“父权”、勇敢地逃离父权家庭的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新世纪女性文学
作者: 黄瑞娇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世纪   消费文化   女性文学  
描述: 本论文主要就新世纪以来女性文学与消费文化的关系展开论述。进入消费社会以来,消费文化语境渗透到文学内部导致了文学机制的重大转变,女性文学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消费文化的影响。在新的世纪,女作家们在20世纪90年代的基础之上,又与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市场和大众传媒形成不同程度的互动,使女性文学的作家视角、叙述形态和传播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本文首先对消费文化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概述,并阐述了消费文化与女性文学之间的关系。在此背景下,论述了消费文化语境下女性文学在都市形态、青春形态、网络形态和底层形态中的多元发展,以及
女性文学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以张爱玲的《金锁记》为例
作者: 杨琳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女性意识   《金锁记》   女性文学  
描述: 本论文旨在探讨对外汉语文化课教学如何透过小说解读认识中国文化这一问题。论文通过对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教学,让第二语言习得者对中国新时期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有所认识。论文主要有以下内容:一、简析中国新文学时期作品中的女性文学、女性意识,并分析女性意识引入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意义;二、通过《金锁记》教案设计,分析小说中人物所代表的新旧交替时期的女性意识与觉醒的矛盾,同时与西方女性意识作对比,了解二者的不同;三、对有关中国新时期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提供有关对外汉
新时期女性文学中“恋父情结”研究
作者: 张韵雅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时期   人性   恋父情结   女性文学  
描述: 弗洛伊德紧接着“恋母情结”后提出了“恋父情结”的概念,但长久以来却被“恋母情结”遮蔽。古今中外对文学的“恋母情结”研究阐释甚多,但是对“恋父情结”关注较少。在浩瀚漫长的文学发展历程中不乏“恋父情结”作品。外国文学中有索福克勒斯《厄勒克特拉》、简·奥斯丁《爱玛》和《傲慢与偏见》等。在中国文学中最突出表现在女性文学的两次创作高潮中:第一次女性文学创作高潮是在“五四时期”,女性作家恋父情结突出的作品有苏青的《朦胧月》,到四十年代有张爱玲的《心经》、《茉莉香片》;随着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女性文学创作高涨迎来了第二次
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之审美文化研究
作者: 孙睿迪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审美   女性文学  
描述: 魏晋南北朝,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是我国由统一走向分裂,又由分裂归于统一的重要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战乱频发,政权的更替、民族矛盾与文化的碰撞使得经学中衰,礼乐崩坏,魏晋之际玄学盛行以及佛、道的传播,共同影响了这一时期个性解放思潮的萌发,文学也随之呈现多样化及自觉化的繁荣局面。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女性的主体意识也开始从封建礼教中疏离出来,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觉醒。这种觉醒表现在文学中,即女性审美意识的复苏。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女性作家,她们开始用自己的眼去关照现实生活,关照女性自身际遇,并将这种相对独立的审
延安时期女性文学研究
作者: 李青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延安时期   女性意识   女性解放   女性文学  
描述: 延安时期的文学在中国新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在整风运动之后,不少文人转变自己原来的写作方式,这一时期延安文人思想转变的群体行为以及由此所形成的“文学精神”对后来的文学、文人影响巨大。作为延安时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时期的女性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不可忽视。延安时期的女作家们将自我意识主动融入到社会解放当中,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联系起来,使作品呈现出传统女性文学少有的刚健、豪迈之气。同时,个别女作家在作品中或深刻或隐含地提出了延安时期男女平等政策下所存在的女性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和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中的儿童视角研究
作者: 周卫华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学意义   女性文学   儿童视角   性别  
描述: “人的发现”作为“五四”时期重要的课题之一,凝聚着“五四”知识分子的魄力和见识,同时,周作人在其“人的文学”理论建构中曾提出妇女和儿童问题需要解决的迫切性,这为儿童视角和女性文学的联袂提供了前提条件。儿童视角之于女性文学的意义也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叙述策略,更多的是一种浸透着女性生命主体价值的呈现载体。儿童视角在现代女性文学创作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冰心、凌叔华、萧红等女性作家都表现出儿童视角的倾心和喜爱,构成了女性文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性别角度对儿童视角作品进行考察,更能够体会到儿童视角之于女性作家的
清代女性咏史诗研究
作者: 王丹丽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   咏史诗   女性文学  
描述: 目前可见最早的女性咏史诗见于晋代,经历唐宋元明而未有大的进展,进行咏史诗创作的女性屈指可数。然至清代,女性咏史诗坛面貌大变,内容取材广泛、艺术特色丰富,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都远超前代。女诗人在咏史诗中叙述历史、抒发情怀,大胆地指点政史、评议得失,呈现出与传统所认为的女性文学“阴柔”、“内敛”特点不同的风貌。本文从创作发展历程、热点主题及意义、艺术特色三个方面对清代女性咏史诗进行研究。将其创作历程分为三个阶段:顺治至雍正时期为兴起期,乾隆至嘉庆为繁盛期,道光至光绪为成熟期。对咏史诗中主要的吟咏对象进行分类
20世纪初中国女子教育和女性文学
作者: 王娟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女子教育   主体意识   女性文学  
描述: 本文是以从1844年中国第一家教会女校到1920年大学对女生开放这段时间为限,以中国的女子教育与女性文学的关系作为切入点,对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历史现象进行分析研究,以阐明20世纪初只有在建立了相对完备的现代女子学校教育之后,才得以形成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女性文学这一观点。 从1844年中国第一个教会女校,到1898年中国第一个自办的女学堂,再到1920年女子...
明代妓女词人研究
作者: 欧阳珍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词   妓女词人   女性文学  
描述: 明代妓女词人研究是学界相对陌生又颇具研究价值的一个课题。 本文在全面考察明代妓女词人生平、创作的基础上,着重论述其词创作的内容倾向和艺术风貌,并选取几个代表性词人作重点研究,以期拓展明词,乃至明代文学和中国女性文学的研究视野。 全文共分四部分加以梳理与论述。 绪论,简单介绍唐宋以来妓女词人的创作情况、明代妓女词人研究的选题价值以及研究历史和现状,介绍本论文的基本思路与主要观点。 第一部分总体介绍明代妓女词人的基本情况、主要特征,并探索其繁盛原因。之前的明代妓
< 1 2 3 4 5 ... 32 33 3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