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331 条
-
女性“私语化”创作与变态心理
-
作者:
高鸿萍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私语化
文学创作
女性文学
变态心理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私语化”写作在文坛风起云涌,形成强大势头,似乎成了90年代女性文学的一种重要标志。女性作家们都不约而同地深入到心理层面,书写女人的隐秘经验与情感,尤其是被公共话语遮蔽、抑制着的千劻百转的幽僻之地——女性潜意识领域,其中充斥着大量
-
美国华人女性作家的民族情结
-
作者:
何力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冲突
民族情结
边缘化
女性文学
-
描述:
本文是研究华人女性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论文。作者选择,於梨华、查建英、谭恩美作为美国华人女性作家的代表,从文化主题,文本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边缘的多重性,女性文学与封建传统意识四个方面,围绕华人女性作家的民族情结展开讨论。
美国的华人女性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短兵相接的前沿阵地。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正在崛起的文化大国,文化建设是摆在首位的。华人女性文学对中国文化的反思并非句句都是真理,在探讨华人女性文学贡献与不足的同时,要清醒地意识到无论华人女性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扬还
-
二十世纪九十年女性文本的话语分析
-
作者:
周群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类型
女性话语
话语方式
女性文学
-
描述:
长期以来女性文学得不到重视,女性在整个文学史上一直处于“失语”状态。而对女性文学这门学科来说,女性话语的重要性越来越体现了出来。因此,建构一种属于女性的话语成了女性文学的当务之急。但是,由于“女性文学”、“女性话语”等一些基本概念界定的模糊性,它们不但无法为女性文学这一学科建设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无法给其他概念、定义提供界定的标准。如何系统地建构女性文学、如何找到女性文学发展的生长点,也是我们女性文学研究者的思考对象。截取九十年代女性文本,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女性文本密集化出现,女性文学的特征也最明显,显然
-
关于19世纪下半期与20世纪下半期夏洛蒂·勃朗特批评的比较研究
-
作者:
潘巧仙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价值
历史文化
夏洛蒂·勃朗
女性文学
-
描述:
维多利亚中期出现了第一批专业的女性作家,致使女性作家身份的问题首次引起了普遍的关注,也使得如何对待解读女性作品的问题成了评论界争论不休的议题。20世纪末的女权主义批评的兴起再次引发了对于女性作家与女性作品命运的关注,尤其是对于维多利亚女性作家的重新解读更是到了一个巅峰。这两个时代的历史文化背景自是天差地别,文学批评的视角、方法、与侧重点等等也毋庸说是迥异,然而在对待女性文学的态度上却令人惊讶地共享着一共同点:既都把女性作家首先看作是一个女人,其次才是个作家。 本文由四部分构成。序言部分简遡了关于夏洛
-
呐喊·对视·遮蔽:论三代女作家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及流变
-
作者:
雷鸣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流变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文章先廓清了"女性主义"、"女权主义"、"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女性意识"等基本理论术语.以此为基点,对三代女作家女性意识各自特征及流变轨迹进行了梳理说明,并对她们各自面临的困惑与悖论作出判断,指出女性文学未来发展的走向和如何正确自我定位
-
在浩漫的生存帷幕之下——池莉现象解读
-
作者:
覃佐菊
来源:
厦门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大众文化
池莉现象
女性文学
-
描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女性文学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实绩,其中池莉以她创作的多量、多变和多态,引起的巨大社会反响和影响,成为了一个颇为独特的存在。出色的小说艺术技巧和深刻的小说内涵,以及一种叛逆的写作姿态使她赢得了广泛的关注。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了她本人的写作选择之外,包涵更多的是时代变迁的信息。叛逆的结果是改变了文学的诸多传统观念,丰富了文学的写作形态。从这一观点出发,本文在全面分析池莉小说创作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代表性文本的详细透视和解析,强调其在解构传统文学书写和捕捉社会历史进程等方面的突出
-
年轻女艺术家的画像:《云雀之歌》中的女性艺术家形象
-
作者:
赵瑛华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统
艺术家
女性文学
女性
-
描述:
十九世纪中叶到世纪之交, 美国文坛涌现出以女性艺术家为主人公的文学作品。多出自女作家笔下的女性艺术家形象尤为集中地展现出女性在社会角色重大转变过程中遭遇的突出矛盾,提出了“女性”与“艺术家”两种身份能否相互调和的深刻疑问。在此类作品中,女主人公的艺术前景往往归于暗淡,尽管拥有天分和艺术抱负,她们最终却都被迫放弃了艺术理想,回到以家庭为中心的传统女性角色当中。在这一背景下,美国女作家薇拉·凯瑟的《云雀之歌》出人意料地打破了“失意的女性艺术家”模式,刻画出一位事业归于成功的女歌唱家希儿的形象,这部小说也被誉为
-
虚妄的神话
-
作者:
张太保
来源:
新疆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家庭叙事
流变逻格斯中心主义
女性文学
-
描述:
家庭不仅是男权文化生成和延续的重要机构,塑造、压制女性的理想场所, 也是男权文化象征秩序的隐喻、是男性中心文化的转喻式书写。面对无坚不摧的男权文化,从内部对家庭进行反叛和拆解成为女性觉醒的第一步,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和其他策略一样,解构家庭并不能是女性走向彻底的自由和解放,在众多突围途径均告失败的情况下,女性的出路何在?结论是悲观的,女性没有出路, 克里斯蒂娃说“女性不能被界定”,甚至“女性”一词都要从新思考。这是否意味着她们的起步更沉重缓慢,所要走的道路更曲折漫长。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家庭叙事的审美
-
物质语境里的欲望书写:论消费时代的女性时尚文学
-
作者:
唐娟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欲望
时尚
消费
女性文学
-
描述:
“女性时尚文学”是20世纪 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的文学热点之一。本文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全文分三章。第一章,介绍了女性时尚文学的兴起,归纳出女性时尚文学的几个主要特点:以欲望的城市为叙述对象,以“都市新人类”的狂欢为叙述内容,采用“非虚构”半自传的叙事策略。第二章,分析了“女性时尚文学”产生的背景,主要是消费社会对作家的影响、大众审美取向的变化以及文学的商品化与媒体化。第三章,指出了“女性时尚文学”平面化、缺乏创新等局限,提出了实现超越的可能。
-
90年代女性小说的女性意识
-
作者:
何京敏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女性历史
性别意识
女性文学
-
描述:
女性小说在九十年代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创作实绩,而这与九十年代女性意
识的发展、与女性创作观念的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新的女性意识观照下,
女性小说作家进行广泛的探索,实现了创作上的性别超越。
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九十年代女性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第一部分从性别意识觉醒的角度分析女性意识的发展和突破对女性小说创
作的影响。女性小说着重剖析作为个体的、个性的女性生理和心理特征,以体
现女性作为人的客观存在;通过性的叙写展示不同的文化内涵,
<
1
2
3
...
14
15
16
...
32
33
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