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521 条
-
论王安忆的女性写作
-
作者:
马蕊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女性空间
-
描述:
王安忆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其小说创作,至今已结集的小说及单独发行的长篇小说已逾30部,超过350万字。如此斐然的成就对于一位年轻的女作家来说是不多见的。对于这样一个当今文坛具有极大冲击力的作家,就目前对王安忆小说的品论文章来看,以时段、作品和创作的风格变化及变化的原因进行研究的论文大量存在,就其作品的女性意识,女性的写作特点归纳总结一番的,却寥如星辰。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女性写作这一视角来对王安忆创作的风格进行梳理,以深入思考一些贴近文学本质的问题。 王安忆的创作成长于一个后伤痕的年代,文体内容有了更多元化
-
理性与情感的矛盾:论老舍男权思想下的女性观
-
作者:
彭波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观
男权思想
老舍
女性形象
-
描述:
老舍先生为中国现代文学史贡献了一个又一个市民小说的经典,也塑造了众多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丰富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人物图谱。但纵观老舍的小说创作,我们会发现他在塑造女性人物时带有强烈的情感倾向,而且这种情感倾向是以传统的价值尺度为归趋的,即女性没有独立的价值和话语权。这显然与“五四”文学革命所提倡的妇女解放产生了疏离。老舍先生并没有像当时的启蒙思想家那样倡导妇女解放,反而对女性在传统秩序中的角色定位表现出很大的热忱,从而形成其有别于其他作家的独特的女性观。 本文从“五四”理性与传统情感之间的矛盾
-
他者的世界——康拉德作品中的女性
-
作者:
夏雅仙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康拉德
英语作家
女性形象
-
描述:
康拉德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重要的英语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主要以自己作为波兰贵族后裔,商船水手,以及英语作家的经历为素材,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初入文坛,他即以其独特的视角赢得了批评家们的关注
-
关于女性与女性杂志的个案研究
-
作者:
詹涓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刻板印象
女性杂志
女性形象
-
描述:
近十年来,女性杂志发展迅速,在女性生活与女性文化中,女性杂志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一种独特的传播媒介,女性杂志具有相当独特而重要的研究价值。 在对中西方女性形象进行比较研究后,文章认为,女性形象属于历史文化范畴,在各个时代,由于政治经济背景不同,社会对女性形象的审美标准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当今中国,社会对女性形象的审美标准与西方趋同,全社会对女性的形象制定出了一套全面、苛刻而机械的标准,并且将女性的外在形象与女性的社会地位、社会价值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是在强化社会对于女性的刻板印象。 在女性形象的
-
身体、革命与性别
-
作者:
陈翠平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
描述:
本文以“十七年”(1949—1966)小说中关于女性的书写(即女性形象)和女性书写为研究目标。论文运用社会性别批评的方法,以服饰、身体、欲望为焦点串连、带动分析,多角度地揭示女性形象被建构、被想象的方式与途径,辨析性别话语和革命/阶级/国家/民族话语的互动与转化,并集中探... >> 详细
-
夹缝中的爱情
-
作者:
王柬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爱世界
张爱玲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女性无疑是绝对的主角,而女性的情爱世界又成为表现女性性格的重中之重。这些女性生活在一个道德观念新旧杂陈,价值观极度游移的时代。这个混乱的时代一方面为女性在追求自由恋爱时前所未有的自由与空间,但封建制度强大的历史惯性又严重制约着女性对爱情的向往和渴望,与此同时,“十里洋场”率先的商业化进程也在无形中影响和瓦解着女性的传统情爱观。本文试图通过大规模的文本细读,深入到各个女性的心灵深处,解读前封建社会残留下来的伦理道德和商业社会的全新价值观对女性思想和行为的桎梏,以及在这种桎梏下女性自身发生的
-
位移:1957至1964年《诗刊》诗歌在文化弱势中的变异抉择
-
作者:
常慧敏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姿态调整
位移
新白话风暴
女性形象
-
描述:
1956年,原本紧张的文艺政策转变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使得文学有了一个短暂的春天,但是当文学界还没来得及感受到春天的暖阳时,寒冬就降临了。于是,文学创作环境陡转直下,文学作品呈现出一种在局促的发展空间内变异并四处突围的状况。
自1957年创刊至1965年休刊的八年间,《诗刊》作家们的情绪和创作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诗歌元素也有着较大幅度的变动,先前的价值认同体系被颠覆。本文借助“位移”这一概念对《诗刊》诗歌的异化发展过程进行分析。“位移”指的是在文化主导力量与外在政治压力双重影
-
女性的冲决樊篱
-
作者:
陈美珍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通俗小说
嬗变
女性形象
-
描述:
16—18世纪是中国通俗小说蓬勃发展和繁荣阶段,本文试图勾勒这一时期通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整体风貌,展示这一时期女性形象嬗变的历史轨迹。在具体的研究中,本文把16—18世纪这一历史时期分为三个时段:16世纪、明末清初和清康乾,同时以大量的小说文本为基础,以代表性的作品为研究的主要线索,对各个不同时段通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梳理。女性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段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但总的来说通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经历了一个由被扭曲到觉醒和反抗的过程,逐渐地由文本边缘向中心靠拢。
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
-
视角的创造: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像
-
作者:
梁晓华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历史小说
性别视角
女性形象
-
描述:
当代女性历史小说指的是当代女作家从女性立场出发来反观历史女性的命运,并在创作中表达当下的女性主义观念的历史题材小说。新历史小说创作往往用现代人的思维和叙述方式来把握和表现历史故事,消解原有的教化意义。当历史被描述为欲望的必然性和命运的偶然性的合力结果时,想象力和主观性便成了支撑文本的张力。从这一意义出发,新历史小说应该说是当代女性作家淋漓尽致地书写自我和表达当下的女性主义意识的最佳空间。“研究妇女就是要重写历史。”([美]琼·凯利)当代女性历史小说是通过重新定位和描绘女性形象来完成这一任务的。本文借用(德
-
中国女性正面典型形象的演变轨迹——以《中国妇女》中的“女劳模”为研究对象
-
作者:
郭惠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期刊
性别传播
典型宣传
女性形象
-
描述:
典型形象的宣传在中国一向占有重要地位,而对于先进女性的宣传和树立更是极具中国特色。在新中国建立的几十年时间里,媒体上出现了大量的“女劳模”、“女先进”形象,她们不仅是一个时代的代表人物,也承载了非常重要的政治作用。本文以中国妇联的机关刊物《中国妇女》为主要分析文本,纵向研究建国后它对女性正面典型形象的宣传,结合时代背景,指出这种女性典型宣传的特殊关照性及政治性。并且探讨一下,在文化日趋多元的今天,对于女性正面典型形象的宣传应该采取何种方式。文章正文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章《“女劳模”——曾经的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