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521 条
-
电视女性栏目中女性形象研究——以《天下女人》栏目为例分析
-
作者:
苏杉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形象
阶层
电视女性栏目
-
描述:
随着电视的普及和迅速发展,电视中的“女性形象”问题已经成为研究媒介中女性形象的主要议题之一,但由于电视在中国的普及晚于其他媒介,所以对电视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明显少于对平面媒体的研究。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之后,有关对电视中女性形象的研究逐渐增多,更多的表现在对电视剧和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研究。对于电视女性栏目中女性形象的研究目前较为稀缺,这主要是由电视女性栏目在中国的起步较晚,又处于整体不稳定阶段而决定的。本篇论文主要通过对《天下女人》进行个案分析,试图找出其发展的脉络和特点。具体通过横比,即与广告和电视
-
火凤凰:在传统和时代的烈焰中:论中国现代长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陈正敏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意识形态传统
火凤凰
现代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
描述:
该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中国现代长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一、从文学类型学的角度,分析研究现代长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主要论述了新女性,牺牲者,自然之女,这样三个大的类型,以期达到对现代长篇小说中女性形象总体面貌的把握;二、在把握总体面貌的基础上,对现代长篇?
-
21世纪美国女性电视剧研究
-
作者:
李丹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21世纪美国女性电视剧
女性形象
“她文化”
-
描述:
美国女性电视剧在2000年后出现并迅速发展,它几乎是一个全新的电视剧剧种和社会文化文本。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后,“她时代”也随之而来。美国女性电视剧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既受到“她文化”的影响,又成为女性主义文化在当今阶段的新尝试和自我完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她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美国女性剧的出现为美国传统电视剧的固有受众市场划分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和挑战,打破了幻想剧、犯罪剧和医疗剧三足鼎立的态势,成为一匹在美国各大电视节上获奖很多的“黑马”。女主角们的靓丽外表、同一化的职业、群像图景以及被解构了的传统女性
-
从囹圄到突围:王海鸰作品中的女性人物研究
-
作者:
田瑞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王海鸰
女性形象
知识女性
-
描述:
在传统社会中,女性一直都是男性的附属物,女性的主体意识被淡化,女人的价值只在繁衍上,女性的智慧和胆识也只是局限于家庭之中,其他社会功能被忽略,“女人无才便是德”似乎成了亘古不变的真理。无知、无欲、无能便是女性的角色定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女性的历史就是一部陷入家庭的历史,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抑与歧视也主要是通过家庭来实现的。正是由于女性与家庭这种不可分割的特殊关系,家庭生活才被更多的女性作家所关注所青睐,成为她们创作的主题。被誉为“中国婚姻的第一写手”和“女权婚恋主义作家”的军旅女作家王海鸰,凭借自己一颗敏锐
-
“人为什么会如此的不尽人意”:论毕飞宇小说女性形象
-
作者:
赵玲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启示
人性张扬
毕飞宇
女性形象
-
描述:
毕飞宇是当下文坛较有份量的一位作家,他笔下的女性形象尤其值得大家关注。当下文坛热闹非凡,玩文字游戏者居多,消费时代的繁华也不同程度地带动着文学的繁华,现象纷繁复杂,意义与深度多被悬置一旁。而毕飞宇执著于深度的追求,在此做着一种拨开芜杂表象,穿透心灵世界的努力,在凝视和关注中通过一个个充满悲剧意味的女性形象,传达出对人性的关注。本文着力于对其女性形象的整体把握,试图挖掘出作家对人性的张扬。 本文首先梳理了毕飞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并且按照其生活的文化领域进行类型的划分,把他塑造的这一大批光彩照人﹑命运不同﹑形
-
论《聊斋志异》的女性形象·情爱结构模式·蒲松龄的妇女观
-
作者:
张引群
来源:
湖北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结构模式
女性形象
妇女观
-
描述:
该文重点论述了《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及相关问题.《聊斋志异》直承唐传奇的传统,塑造一批美丽、诚挚、多情、勇敢的女性.这里主要探讨开放性开放性形象系列;妇诗人形象系列;妇英雄形象系列.它同《红楼梦》、《镜花缘》一起可视为古代小说史上女性文学代表作品.女?
-
历史边缘的漂泊者:新时期以来男作家笔下女性形象的性别透视
-
作者:
章长城
来源:
厦门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男性中心
女性形象
男权制
-
描述:
女性问题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关乎女性的问题,它关乎到两性如何在差异中寻求磨合与和谐的问题。没有女性的解放,人类的解放注定是一个永远的乌托邦或者说只是男人孤独而残缺的盛宴。鉴于男权主义文化在文学中的渗透是错综复杂,相互交错的,要鞭辟入里的剖析和和梳理大量的文本将是异乎寻常的艰难。本论文采取社会性别(gender)的研究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个案尝试着对新时期以来男作家笔下女性形象作性别透视,揭示其中的男权意识积淀。本论文除导言和结语外分为四章。导言部分主要对社会性别进行界定,并说明论题选择的现实和理论依据。第一章
-
亚历山大·帕帕蒂亚曼迪斯短篇小说中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王群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地位
近代希腊
女性形象
社会状况
-
描述:
的文学创作,能从中体会到他写作风格的转变及思想的成熟。作品中所揭示的社会现实描绘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希腊风貌,反映了近代希腊人民的生活及思想,能让读者从文学的角度看到一个近代希腊。
-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carlet and Yao Mulan’s Female Imag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
作者:
梁园华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女性主义批评
新女性
女性形象
-
描述:
无论从世界史还是中国历史上看,女性都属于弱势群体。再加上男性社会长期对女性的压迫,女性自我解放身体与心灵的声音在男性社会里面总显得单薄而微弱。然而,随着东西方的社会变革,女性的自我意识也日渐觉醒,希望在生活中的许多方面获得和男性一样的权利。这样的新女性形象也出现在了许多文学作品中,如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的《飘》和中国作家林语堂的《京华烟云》。《飘》中的女主人公斯嘉丽是一位坚强的、独立的、具有反抗精神的勇敢女性。《京华烟云》中的女主人公姚木兰是林语堂心中的理想女性和新女性。本文拟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出发
-
1920年代鲁迅和玄镇健作品中女性形象比较:以短篇小说为中心
-
作者:
陈晓凤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玄镇建
比较文学
鲁迅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论文比较了鲁迅和玄镇健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异同点,并分析了异同点存在的原因。为此运用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方法,对鲁迅和玄镇健各三篇短篇小说进行了考察。选取六篇短篇小说作品的典型女性女性形象分为三类进行比较。第二章分析了1920年代中韩两国的女性解放运动和女性的现实处境。从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对女性的迫害、新文化运动下女性的觉醒和女性解放运动等方面分析了1920年代中国的女性现实处境。对韩国女性解放,从韩国女性在殖民统治和封建家长制下的双重压迫,女性教育热潮的兴起,女性团体和女性同友会的活跃等方面进行了考察。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