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贾平凹小说女性形象论
作者: 何冬梅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美   审美心理   贾平凹   女性形象  
描述: 该文力求通过研究贾平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女性美特质,去观照贾平凹独有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追求.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解读贾平凹及贾平凹的小说,从而远瞻贾平凹小说创作方向.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贾平凹不同创作阶段的
新中国妇女新形象的塑造——以《人民日报》的典型形象为例(1949—1956)
作者: 崔菲菲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变迁   角色转换   女性形象   报纸  
描述: 本文试图通过《人民日报》(1949——1956年)来重新探讨新中国初期“妇女新形象”具有的多层意义。女性形象的概念并非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赋予了不同时期的女性新的内涵。特定历史时期的女性形象往往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通过研究新中国初期的新女性,可以窥探到新中国奠基阶段发生的重要的历史时刻,了解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谱写的时代强音。《人民日报》自从1948年诞生到新中国的成立,它在中国革命和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在妇女解放的过程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我们了解当时的新女性提供了详
张漱菡小说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吕佳蓉   来源: 成功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漱菡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在五○年代一般被歸類為「反共文學」的時代,其實同時也並存著女作家的興起創作、通俗小說的盛行等等,「反共文學」只是當時代的主流卻不是全部,又當時雖然女作家大量竄起、但是只有少數女作家是被研究者所關注的,例如曾擁有讀者票選最喜愛的小說的作者-張漱菡,似乎就被疏忽遺漏,因此筆者欲透過分析其作品來論述:就女性書寫而言,張漱菡作品中女性形象刻畫的意義。 本論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為緒論,說明論文的研究動機、問題意識以及文獻回顧等部分,最後再說明本論文的章節架構。 第二章為<張漱菡筆下的愛情模式>:透過張漱菡愛情小說裏
论张洁小说女性意识发展演变
作者: 陈有芳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洁小说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张洁是我国当代文学中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是80年代以来,最具有女性意识、最富才情的女作家。她以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以女性的直觉表达对爱的理解和感受。她是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卓越代表,她书写了女性在不同时期,对爱情、家庭、婚姻的现实性要求,展示了女性解放的艰难历程,表达了明丽的审美理想与压抑的现实之间的尖锐矛盾。张洁一直深刻关注着女性的命运和心理。从突破传统道德藩篱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到女性知识分子的艰难跋涉的《方舟》,从爱的无私奉献的《祖母绿》到《只有一个太阳》、《红蘑菇》的冷峻犀利,再到《无
陈丹燕长篇小说中的女性书写
作者: 杨依欣   来源: 台北教育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陈丹燕   女性书写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描述: 陈丹燕在大陆女性作家中,被称为海派文学的代表。作品体裁涵盖小说、散文、传记文学、口述访谈,其中又以小说作品,最为人称道,主要原因在於小说皆是以女性作为书写主题,透过小说的女性角色研究与书写女性时所反映出来的隐藏涵意,对作品进行更深一层的剖析。 第一章,针对前人的研究心得与自己所欲研究的范围的部分,进行说明。之前的研究并未针对女性书写的部分进行更进一步的连结,以归纳法、文本分析法,透过女性主义来进行文本的研究,找出作者塑造的女性形象时,所蕴含的象徵意涵与时代性。第二章,则从陈丹燕的个人经历及作品的介绍
革命样板戏的女性身体叙事
作者: 刘星   来源: 湖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革命样板戏   身体叙事   政治意识形态   女性形象  
描述: 样板戏是革命文学的经典范式,是政党文艺观念发展到极致的成果。革命样板戏塑造了大量女性形象。在样板戏中,女性身体极具代表性,呈现出类型化、脸谱化的特点。革命样板戏的身体叙事从宏观视野审视身体与权力、身体与政治之间的关系。身体已经沦为传播政治观念的载体和工具,其自有的生理属性和价值均遭到了破坏和改写。本文以样板戏中的女性身体叙事为研究对象,分析文革文学塑造的女性身体类型及其身体叙事的具体策略,指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对女性身体叙事赋予的涵义与价值,进一步探讨身体叙事的意义。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
爱的悲歌:论路翎四十年代小说中的女性书写
作者: 白明宽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路翎小说   爱的悲歌   女性形象   路翎  
描述: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路翎以他独树一帜的小说创作蜚声文坛。这一时期路翎的小说创作以“国统区”为背景、取材广泛、视角独特,为中国现代文学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长期以来对该时期路翎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男性身上,而对女性的关注则比较少。通过文本细读,笔者发现这些女性形象演绎着各式人世之爱并且从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悲剧色彩。路翎所揭示的这些爱之悲歌的意义与价值何在?为什么呈现出一种悲歌色彩呢?这些都是本文着力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路翎四十年代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从整体上,笔者将这些多姿多彩的女性形象划
试析井上靖《杨贵妃传》中杨贵妃形象
作者: 赵南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井上靖   杨贵妃   唐朝   女性形象  
描述: 日本近现代文坛著名诗人、小说家、评论家井上靖可谓是一位优秀的多产作家。1949年在《文学界》上发表的短篇小说《猎枪》、中篇小说《斗牛》,奠定了井上靖在文坛中的地位。50年代后,井上靖开始了历史小说的创作,井上笔下的历史小说取材范围广、数量多,为历史小说文库增添了新的篇章。他自学生时代起便开始学习唐代诗歌、汉代文献等,尤其喜爱有关西域的书籍。他曾多次到访中国,与郭沫若、巴金、冰心等人交好。他曾写下了多篇优秀的中国题材历史小说,对中日友好交流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杨贵妃传》这部小说发表于1963年,正是井上
萧红小说的女性人文主义视角
作者: 董红新   来源: 华侨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存空间   男性形象   女性人文主义   女性形象  
描述: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比较边缘化的女作家,她在世时间很短暂,创作生涯也仅仅十年,却笔耕不辍留下百万字的文学作品。众多作品中,小说是其主要创作方向,成名作《生死场》、后期回忆之作《呼兰河传》、讽刺小说《马伯乐》、凄美的《小城三月》等作品诞生几十年来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目光。在萧红的小说中,既有对女性生命的细致描绘,也有对男性命运的大力刻画,民族国家与个人追求、民俗文化与地域气质都在萧红的创作中占有一席之地。萧红虽然一生颠沛流离、命运坎坷,但是来自祖父和鲁迅等友人的温暖,让她怀有一颗关爱众生的人文主义心灵。五
乡土经验与女性悲歌——孙惠芬小说论
作者: 杨晓梅   来源: 青岛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乡土经验   孙惠芬   女性形象  
描述: 孙惠芬是新时期以来为数不多的专注于乡土写作的女作家,独特的乡土经验是她创作的灵感来源,这也使她笔下的乡土女性人物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浓郁的悲剧性色彩。论文以“乡土经验”为核心视角,主要运用女性主义批判方法、形象学、文本细读等理论及方法,以孙惠芬小说中的女性群体形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乡土叙事文本的解读,深入探讨乡土经验在孙惠芬乡土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塑造中的得与失。一方面,独特的乡土经验丰富了孙惠芬小说的女性人物类型,展示了辽南乡土女性野性、泼辣的性格特点以及无法逃脱的悲苦命运。孙惠芬小说的女性人物塑造与乡土
< 1 2 3 ... 62 63 64 ... 151 152 15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