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早期基督教美术中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陈云海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早期基督教美术   禁欲主义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题材是早期基督教美术中的主要图式,它包括女信徒形象、圣母形象与女神形象。本文对这些女性形象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解读,从宗教社会学角度对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罗马女性地位的变迁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整体的观照。
中国汽车类杂志图片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以大陆《汽车之友》与台湾《一手车讯》为例(1999-2003)
作者: 张弓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汽车杂志   性别分析   女性形象   性别意识  
描述: 中国汽车类杂志图片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以大陆《汽车之友》与台湾《一手车讯》为例(1999-2003)
论张洁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廖琴芳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洁   女性形象   小说   短篇小说  
描述: 在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坛上,张洁是一位勇敢的女性,以写作具有女性意 识和反映女性问题的作品著称。张洁的小说塑造了众多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 尤其是知识女性形象。在张洁最初的创作中,女性形象的理想色彩较浓,艺术表 现上偏重于浪漫主义方法。进入80年代以来,《爱,是不能忘记的》和《沉重的 翅膀》等作品中的几个女性形象,着重表现妇女的不幸、艰辛和她们在逆境中的 奋斗精神,艺术表现上更多的运用了现实主义手法。近期的《红蘑菇》《只有一
丁玲小说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
作者: 尹真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风格   丁玲小说   丁玲   女性形象  
描述: 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是现代第一代女作家创作进入沉闷期时出现于文坛的新秀.在她50多年的创作生涯事,她以独特的创作风格在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在丁玲的创作中,成就最大的无疑是那些以女性为题材的小说作品.在她的这一类小说作品中,女性形象占有很重?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女性传媒形象的流变:《河北日报》(1978-2011)头版新闻图片神话学分析
作者: 张晓鹏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闻图片   “神话”符号学   女性形象   《河北日报》  
描述: 本文基于“女性与传播”的研究背景,运用法国符号学家罗兰·巴特的“神话”学研究,从社会性别角度对改革开放至今《河北日报》头版中的女性新闻图片报道做一个梳理,分析不同时间段《河北日报》中的女性形象,从而得出新闻图片是如何通过“神话”机制来运作。本文主要采取横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历史的纵向对比和个案的横向剖析融汇在一起进行有效的分析。一方面,运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北日报》1978年至2011年以三年为一个时间间隔,抽取12个年份。再从此12个年份的每个季度中抽取10份样报。形成对这大约480份报纸进行
元杂剧女性形象初探
作者: 赵晓红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爱情理想   元杂剧   审美情趣   女性形象  
描述: 该文对元杂剧女性形象的研究,主要对女性形象系列进行分析,探讨元杂剧女性形象的审美情趣和进步的爱情理想.论文的第一部分是对元杂剧女性形象系列的梳理.论文的第二部分,分析元杂剧女性形象平民化的审美情趣.主要从女性形象社会地位的下层化,思想性格的平民化、语言的本色性及产生女性形象审美情趣的原因四个方面进行论述.论文的第三部分,分析元杂剧女性形象进步的爱情理想.主要从理想爱情的产生方式,理想配偶的标准,理想爱情的基本要求和理想爱情的追求过程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娜拉”形象
作者: 樊茜   来源: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娜拉   女性形象  
描述: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缺少的一位女作家,她的《传奇》让很多人认识并喜欢上了她。她以其独特的创作视角、细腻的文笔为我们勾勒出一个个都市旧家庭中发生的故事。这些故事之所以“传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张爱玲对故事中女性形象的独特书写。无论是从父亲缺失的角度入手写女性,还是写旧家庭中那些具有“娜拉”型的女性形象,她都写得得心应手。本文以“五四”时期的“娜拉”型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二十年代、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的整个女性话语的流变为展开脉络,以女性主义理论为知识背景,用历史与逻辑的基本方法,从文本细读的角度
困境与解脱 :试论九十年代以来女性城市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孙嫄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困境   女性形象   城市小说  
描述: 本文认为,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九十年代中国明确实行了市场经济以后,城市这个空间第一次取代乡村成为代表中国社会现实的中心舞台。也正是因为这点,九十年代后,表现城市生活的文学作品逐渐增多,它们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城市女性形象。 这些城市女性形象从身份上可以分为:白领女性;底层女性;外来女性;边缘女性。从这些女性的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来分,又可以分成传统型女性、转型期女性和现代型女性。 城市女性面临着共同的困境,即生存的困境和爱情的困境。面对这些困境,她们从对男人的依赖转向对自己、对姐妹的依赖。而更重要的是,
“还是女奴的象征”:鲁迅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深层论析
作者: 郑璀宇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鲁迅   女奴   女人   女性形象  
描述: 鲁迅以其独特的视角在中国文学史上塑造了一系列成功的女性形象。他的小说以对中国历史文化和道德伦理的深刻洞察,深入揭示中国女性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意识,并探究她们悲剧性命运的历史根源。鲁迅谈论女性解放是与人的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人”是鲁迅思考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并且是评判一切的价值尺度。以鲁迅对“人”的标准来看,在他的小说中并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女人。无论是青年妇女、中年妇女还是老年妇女,似乎都无法或未能摆脱精神根柢里的奴性。他笔下的大多数女性只不过有的是暂时做稳了的奴隶,有的想做奴隶而不可得。在中国,女
太宰治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季冬华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变迁   女性嫌恶   母性憧憬   女性形象  
描述: 阅读太宰治的文学作品时,我们会发现其中对女性的着墨颇多。笔者在阅读其作品的过程中,逐渐对其中丰富多彩的女性人物形象产生了兴趣。于是,仔细阅读了以《斜阳》为代表的诸多作品,研读了有关太宰治的相关资料。注意到太宰治对女性的关心不是偶然的,和他的家庭环境和个人成长经历有相当大的关系。太宰治出生在一个拥有三十多个人口的大家庭中,家族中女性众多,包括佣人在内有二十多人,生活在这样一个女性人数众多的家庭中,太宰治对女性有着特殊的感情。反映到其作品中,就是对女性的大量描写。另一方面,婴幼儿时期和母亲的分离以及其后和乳母
< 1 2 3 ... 61 62 63 ... 151 152 15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