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内蒙古地区古代壁画中蒙古族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白永丽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风格特点   蒙古族   古代壁画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对内蒙古地区古代壁画中蒙古族女性形象的风格特点进行分析,选择内蒙古地区典型的古代壁画为研究范例,以蒙古族其他古代绘画作品为佐证,试图揭示内蒙古地区古代壁画中蒙古族女性形象的风格特点以及形成原因。结合文献资料、图像资料、实地考察、多元比较等具体研究方法,将正文部分共分为三章,一、内蒙古地区古代壁画中蒙古族女性形象概述;二、内蒙古地区古代壁画中蒙古族女性形象风格特点;三、内蒙古地区古代壁画中蒙古族女性形象风格特点的形成原因。一直以来古代蒙古族女性形象是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专家学者从不同的
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的文化意义分析
作者: 郑妍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告   性别歧视   男尊女卑   女性形象  
描述: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商业经济的发展,广告已经成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告借助大众传媒的快速广泛的传播功能以及丰富多样的信息表达方式,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大众的审美观起着引导作用。但是,由于受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的思想的影响,广告的呈现中依然存在着许多性别歧视、丑化女性的现象,这种现象又进一步反过来促进男尊女卑思想的加强和深化。因此,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塑造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本文撰写的目的也正是基于上述现象的一个深思和探析。笔者在查阅大量国内外研究著作和学术论文的基础上,引用相关数据资料,列举相关
新世纪以来蒙古族题材电影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张梦欧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蒙古族题材电影   艺术价值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新中国成立以来,蒙古族题材电影以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艺术特色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蒙古族题材电影在表现本民族文化、刻画民族性格、弘扬民族精神方面做出了有益的艺术探索。本文以新世纪以来蒙古族题材电影为研究对象,重点对此时期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本文从蒙古族题材电影女性形象的分类研究入手,对中国女性的性格特征、意识、心理、情感等因素进行论析,并尝试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观照新世纪蒙古族题材电影女性意识的表现,展现蒙古族题材电影女性形象的独特魅力及艺术价值。本文第一部
我国电视婚恋交友节目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张玉娟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电视婚恋交友节目   平等与自由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的发展是社会文明与发展的衡量尺度,我国当今的电视婚恋交友节目在对女性形象塑造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利于女性发展的因素,这些因素最终将阻碍女性平等与自由的实现。我国的电视婚恋节目从20世纪末进入人们的视野开始,大体上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三阶段中出现了等多个电视婚恋交友节目,尤以2010年《非诚勿扰》的出现最受瞩目。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女性一直被封建礼教、社会制度所压抑,毫无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婚姻权利,只能长期依附于男性。经过了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的洗礼,女性开始走出家庭,走进社会。女性终
《喜福会》中女性形象的演变
作者: 王颖   来源: 信阳师范学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意识   女性形象   《喜福会》   叙述策略  
描述: 谭恩美可谓是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杰出作家,她的众多作品以丰富的华裔女性故事描绘出了整个华裔女性的移民史和成长史,如《喜福会》。这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本土女性形象”、“移民女性形象”和“ABC女性形象”。“本土女性形象”指的是那些生活在旧中国,且从未离开过旧中国本土的女性。如《喜福会》中安梅的母亲。这些女性在父权制文化的打压下,丧失了自我,过着毫无尊严、逆来顺受的生活。“移民女性形象”指的是虽然出生在中国,但是后来因为某些原因移民到美国的女性。如《喜福会》中的四位母亲。她们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新唐书·列女传》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田阳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唐代   《新唐书·列女传》   女性形象   妇女观  
描述: 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都显示出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发达与繁荣,这些为唐代女性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使唐代女性展现出特有的精神风貌。但是,在中国古代史书中,女性入传的机率很小,即使入传,所占的比重也不大。因此,史书中对女性的相关记载弥足珍贵。刘向的《列女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妇女专史。范晔的《后汉书·列女传》开了女性入正史之先例。继其之后,历朝历代的正史中大多会单独设立《列女传》。历代的《列女传》也成为了研究当时女性的重要史料。本文主要以《新唐书·列女传》为中心,通过对书中录入女性的分析和
都市水墨人物画中女性形象的演变
作者: 刘思源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实意义   女性形象   都市水墨  
描述: 都市水墨画既适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又继承中国传统绘画,形成的具有独特艺术语言的绘画形式。都市水墨画的发展历程、概念来源、人物特点、发展方向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在深入了解当代都市水墨人物画的概念、起源及发展的基础上,对都市水墨人物画的作品中,女性题材的演变过程进入深入探究,通过分析、举例、总结等方法,归纳 “八五思潮”以来发展近 30 年的都市水墨画中对女性题材的研究与实验成果。因此本文第一部分是都市水墨人物画的概念、起源、发展;第二部分深入探究都市水墨人物画中女性形象演变的历史和现实原因;第三部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杨英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女性形象  
描述: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倡素质教育的呼声日渐高涨,2001年,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也已全面展开,中学语文教材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面对这种形势,做为中学语文教师在解读课本教材时,需更新自我的教学理念,把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放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进行思考。本文拟从女性主义文学角度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在当前初中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如花木兰、杨二嫂、长妈妈等,长期以来,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分析常常陷入男权传统话语之中而不自知。本文就是对这些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探讨中学语文教学对这些女性
张平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陈婧   来源: 山西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官场小说   张平   女性形象  
描述: 张平80年代创作的短篇小说《祭妻》在文坛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接着他创作了一系列的以女性为主体,阐述女性命运的农村题材小说。90年代后,张平的创作进行了从家庭题材向政治、社会题材的转型,主要以政治写实小说暨官场小说为主。张平这些以男性为主角的“男性文本”中仍是塑造了时代女性群像。张平从前期到后期的创作中,女性形象的转变以及背后的意义,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国内众多学者多以张平的文学作品作为中国政治现实主义小说的一个典型例证,提及了张平的政治小说的创作艺术特征、审美个性与叙事策略,或是以张平的小说作为个案进行研究,
论中国女性油画家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潘璐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时代变迁   女性艺术   女性油画家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挑选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女性油画家,并对她们笔下所描绘出的那些风姿卓越的女性形象特点进行分析,不禁发现女性的精神面貌、发饰、服饰等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寻找女性油画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时代的变化关系;寻找油画中女性变化的原因,从而找出题材变化的规律。本文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论述女性绘画的定义以及女性题材在艺术中的广泛性。以论据的方式来论证女性题材在艺术中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油画把女性作为一个题材的依据。第二部分具体分析各个时期女性形象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特点。第三部分揭示女性形象随时代嬗变的原因。是与社
< 1 2 3 ... 15 16 17 ... 151 152 15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