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文体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对中篇小说《饥饿》中女性主义特征的及物性研究
-
作者:
秦俊红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及物性分析
女性主义文体学
系统功能语言学
-
描述:
批评文体学和女性主义文体学是语境文体学研究领域的后起之秀。批评文体学坚 持建构主义的语言观,但摒弃了将语言单纯作为意义载体的观点,而将其视为社会过 程的一部分及其产物。女性主义文体学继承了批评文体学的传统,但更注重揭露男权 制意识形态。研究者通常借助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模式来审视文学作品及通俗文 化中的妇女形象,试图唤起女性主义意识,最终导致女性反抗乃至社会和语言的转型。 当前,女性主义文体研究日渐兴盛,来自叙事学、认知科学、系统功能语言学的 各种分析范式都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然而,多数人倾向于对文本的
-
从妻子之死看肖邦作品中妻子形象演绎--女性主义文体学解读
-
作者:
陈梅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自我实现
自我意识
女性主义文体学
-
描述:
女性主义文体学诞生于塞瑞·米尔斯的《女性主义文体学》(1995),旨在培育读者能够意识到并理解文本对性别差异的揭示,为文学评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它研究文本中的性别歧视,细致分析文本具体如何与性别有关,而且还讨论作者怎样选用特定方式刻画出性别差异。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1850-1904)塑造的女性形象备受评论家青睐,而妻子形象在她整个作品中的演绎则被关注不多。受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响肖邦在作品中深入探讨妻子的生活和真实内心世界。她在不同的时期先后创作了《黛西蕾的婴孩》《一小时的故事》和《觉醒》,故事中的三
-
从女性主义文体学视角分析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女性观
-
作者:
高乐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武器》
性别歧视
女性主义文体学
海明威
《永别了
-
描述:
《永别了,武器》自1929年问世以来,国内外很多学者都曾对其从各种角度进行过深入透彻的研究。海明威在小说中所表现出的对女性的态度,经常成为评论界争论的核心。虽然从女性主义角度已有很多评论家对小说进行过分析和研究,但是,本文作者发现目前从文体学,特别是从女性主义文体学视角剖析该小说的评论和著作都很少。女性主义文体学把文本放在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中,将社会性别的理念引入到文体学研究,描写男性和女性的不同语言特征,考察文体的性别特征,重点强调文本分析里对女性的丑化以及歧视和社会性别刻板形象,挑战在文本阐释中对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