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樋口一葉の女性意識をめぐって
作者: 王筠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作家   女性意识   樋口一叶  
描述: 生存、深入思考人生、创造自我人生观的平凡的平民作家”[1],也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位异彩独放的女性作家,被誉为明治文坛的彗星。一叶的一生非常短促,仅活了24岁,短暂的一生历尽沧桑。她的创作生涯更短
世纪之交的贵州仡佬族女作家创作研究:以王华、肖勤为中心
作者: 赵帅红   来源: 贵州民族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肖勤   女作家   仡佬族   世纪之交   王华  
描述: 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一道靓丽风景。本文以仡佬族女作家王华、肖勤为研究对象,运用文化学、文艺学、民族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权力话语下的政治化写作:以“十七年”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为考察对象
作者: 陈玲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   “十七年”   女作家   权力   女性  
描述: 在权力话语显在制约与无形的控制下,“十七年”时期女作家在进行小说创作时普遍倾向于政治化写作,这种政治化写作或多或少地一直贯穿于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之中。本论文一是试图从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出发,全面、综合地
柳美里文学中对日本传统家庭的解体和重建探索
作者: 陈乔   来源: 东华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柳美里文学   解体   女作家   传统家庭   重建  
描述: 柳美里,1968年出生,在日韩国人,十六岁高中退学后进入剧团当演员并开始写作。1997年以《家族电影》获芥川奖,成为日本极少数三十岁之前即获得如此重要奖项的作家之一。她依托自己亲身经历创作的《命》《魂》《生》《声》等作品,被誉为日本现代女性私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柳美里的作品多聚焦于自杀以及传统家庭的解体和重建。在现代日本社会随着女性越来越多参与社会生活,作为社会最小组成的传统家庭模式也在解体。日本人的价值观被重建,日本女性的家庭观和价值观也在改变,她们要求被社会认可,要求社会承认她们的价值。家庭是由血缘关系
理想的星光:“东吴系”女作家群初论
作者: 徐珏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通俗期刊   沦陷区   女作家   通俗文学   女性文学  
描述: 曾经活跃在上海孤岛、沦陷区文坛中倍受瞩目的“东吴系”女作家群,现在却已成了历史遗忘的角落。 “东吴系”女作家现在可考的有施济美、汤雪华、俞昭明、程育真、杨琇珍、郑家瑗、邢禾丽、曾庆嘉等人
当代美国华人文学中的“她”写作
作者: 陈晓晖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文学   女作家   美国华人   华人文学   女性文学  
描述: 当代美国华人文学中的“她”写作
论海外华文女作家长篇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生命力——以张翎、虹影、严歌苓为中心
作者: 王鹂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华文文学   张翎   女作家   虹影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严歌苓  
描述: 人物形象是否具备长久的艺术生命力是小说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张翎、虹影、严歌苓的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海外华文女作家长篇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生命力问题。第一章对海外华文女作家长篇小说中的女性
新时期女性作家的乡土叙事
作者: 张岳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   启蒙   新时期   乡士   生命体验   女作家  
描述: 论文所要阐述的范畴。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学并末从政治桎梏中解脱出来,知青女作家竹林、王安忆、铁凝、乔雪竹、陆星儿、张抗抗运用写实主义手法来表现乡下的知青生活。以女知青作家竹林《生活的路》为个案研究
九十年代女性文学的兴起与内在结构
作者: 刘洪霞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内在结构   女作家   文化反思   当代文学   文学创作   女性文学  
描述: 本文探讨的是90年代女性文学的兴起与内在结构.在探索90年代女性文学兴起的原因上重点挖掘文化、时代、个人这三个方面,由于世界大环境的影响,加上中国处于转型时期,催生了一大批女性作家及女性批评家,于是,女性文学在90年代的中国大陆上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而90年代?
萧红、迟子建文学创作比较论
作者: 李晓飞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作家   文学比较   文学创作   萧红   女性文学   迟子建  
描述: 内容提要东北三省地处东北亚的核心,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文学传统,涌现过大批的文学人才,在这个作家群体中,于新时期被批评家作比较最多的两位作家莫过于时隔半个世纪相继从北大荒进入都市的萧红与迟子建,她们同样受北国风光的文化滋养,在选题、文体、风格上有着许多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