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仕女画】搜索到相关结果 15 条
-
略论古今工笔人物画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
-
作者:
王春月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形象塑造
创作
仕女画
-
描述:
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艺术潮流,每一代人也都有其独特的审美标准。在历代的中国绘画中,女性形象一直是画家取材的重要对象之一。中国仕女画,从古代到当代,在风格上出现了多样化的发展,对仕女的形象也有着不同
-
论清代仕女画中的审美文化蕴涵
-
作者:
薛涛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
审美文化蕴涵
女性形象
仕女画
-
描述:
清代人物画的典型风貌并没有表现在各种帝王将相、道释人物等形象上,而主要表现在仕女画中。魏晋南北朝高古端严与唐代体态丰颖的仕女形象分别展示着那一时代的审美趣味,而至明清,女性形象开始偏向于纤巧柔婉
-
时代的映像:魏晋南北朝时期至隋唐五代绘画中女性形象的研究
-
作者:
郑小艳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隋唐
风格
仕女画
-
描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长期的封建割据和战争,使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化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佛教的兴盛,玄学的兴起,道教及波斯、希腊文化的进入,是这一时期的文化特色。可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的文艺复兴,这个时代在中国文明史上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这是一个哲学思想大解放,思想空前活跃,收获颇多的时代。活跃的思想,哲学的解放催生了文化艺术的繁荣。鲁迅说“曹丕的一个朝代可以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提及绘画,更是大放异彩。妇人与酒一直是文学中经久不衰的主题,魏
-
论中国仕女画和“月份牌”艺术
-
作者:
杨群
来源:
青岛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月份牌艺术
精神内涵
关联性
仕女画
-
描述:
本文通过梳理传统仕女画的发展脉络与月份牌艺术的发展演变,深入研究月份牌艺术与传统仕女画内在的传承关系,以及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月份牌艺术发展的独特之处,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各个时代对女性美有不同的体认
-
探析唐代仕女画在浮世绘和印象派中的影响与流变
-
作者:
刘小宏
来源:
吉林艺术学院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浮世绘
印象派
仕女画
-
描述:
以唐代仕女画、日本浮世绘及欧洲印象画派为研究主题,通过绘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分析。唐代仕女画的影响力不止造就了中华传统美人图的典范,其深远的影响力不仅辐射到周边的岛国、领土相接的邻国,更是用
-
浅析仕女画的诗意表达与历史变迁
-
作者:
郭媛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意表达
历史变迁
女性形象
仕女画
-
描述:
纵观千年的仕女画发展史,我们可以领略到其绘画功能的流变,以及题材内容、风格样式、形式技巧、美学趣味等艺术要素和艺术表现方式的历史变迁。仕女画从早期的发生、发展,到唐代的鼎盛时期,再到宋元、明清
-
论唐代仕女画的形态美
-
作者:
王馨野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态
形
唐代
仕女画
-
描述:
唐代是人物画发展的黄金时代,其中仕女画在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仕女画中的女性形象具有曲眉丰颊的特点,体态上则丰腴婀娜,这与社会的开放、女性地位提高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开放的文化带来新的思想
-
明清仕女画之柔弱风研究
-
作者:
刘赞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柔弱风
明清
仕女画
-
描述:
中国仕女画有久远的传统,它作为人物画中独立的一科,可谓异彩纷呈,有其独特的魅力。历代仕女画风格迥异,它好比一面镜子,画家通过对女性个性的塑造,用以反映当时的社会文化风貌,为观者传情达意。明清是继唐代
-
浅析周昉仕女画的艺术特点
-
作者:
王杨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家样
周昉
六法论
仕女画
-
描述:
仕女画是古代表现女性题材绘画的统称,在中国的绘画史上是非常重要的,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秦汉并流传至今。因此由于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在发生改变,以及绘画本身发展的需要要求我们要不
-
唐代工笔仕女画与现代女性题材工笔画比较研究
-
作者:
王园园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唐代
女性题材
当代
仕女画
-
描述:
唐朝是历史上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同样处于鼎盛时期,唐代人物画的发展十分繁荣,尚无写意,故人物画都是工笔的形式。其中唐代工笔仕女画形成一定规模,以表现唐代上层社会女性形象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