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试论金陵十二钗对比组合结构
作者: 朱灿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金陵十二钗   红楼梦   对比组合   中国古典文学  
描述: 《红楼梦》第五回金陵十二钗判词和“《红楼梦》仙曲十二支”的排列顺序中,具有鲜明可比性的人物成对出现:宝钗与黛玉,元春与探春,湘云与妙玉,迎春与惜春,凤姐与巧姐,李纨与可卿。本篇论文通过对金陵十二钗排序中的对比组合结构进行逐一分析,揭示其中存在的对比关系,并从这个角度出发,考察同一组合中人物的内在关联与差异,分析每个人物的特征和命运,体会作者隐寓在其中的扬抑褒贬,从而把握作品的内容真实和作者的思想真实。 薛林合一的对比组合凸现了不同价值体系冲突之下宝玉与黛玉、宝钗的复合爱情悲剧,宝玉独特的价值观与
“灰姑娘”的缺席——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个特殊现象
作者: 牛芳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灰姑娘形象   童话故事   灰公子形象   中国古典文学  
描述: 《灰姑娘》是一个广为流传的童话故事。按民俗学家对灰姑娘故事的研究,它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流传,有各种各样大同小异的故事版本。最早对灰姑娘故事的完整记载被认为出现在中国,是唐代段成式的笔记小说《酉阳杂俎》中的《叶限》的故事。 根据女权主义的研究,“灰姑娘情结”是男权社会下的特有产物,其实质是女性对婚姻的物质期待。“灰姑娘”已经成为一个文学母题,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被一再地演绎。但在中国古代那样一个典型的男权社会中,灰姑娘的形象却意外地缺席了,取而代之的是“灰公子”的形象。本文就是在探讨“灰姑娘”形象在中国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