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人民日报》】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人民日报》中女性形象的变迁
-
作者:
姚鹭鹭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人民日报》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本文基于“女性与传播”研究的背景,从社会性别角度对建国至今的《人民日报》中的女性报道做一个梳理,分析在不同时间段《人民日报》中的女性形象。本文选取《人民日报》1949年至2006年每年3月1日至3月
-
社会性别视野中的《人民日报》1950—2004“三八节”文字报道分析
-
作者:
吕海燕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人民日报》
女性形象
-
描述:
社会性别论认为,两性除生物学意义外的差异均是由社会文化塑造成的,强调男女所扮演的性别角色由社会文化所规范,是可以改变的。故传播学者们将社会性别理论引入传播领域,审视媒介内容,对媒介中描述性别形象的内容尤为关注。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后,我国传播学界在媒介与性别领域的研究也逐渐兴起。 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及文本分析法对55年来(1950年-2004年)3月8日这一天《人民日报》中与“三八”妇女节相关的文字报道进行分析。文章首先概况性地考查了“三八”报道的文体类型、内容主题、主体身份以及头版
-
′95世妇会后《人民日报》女性报道研究
-
作者:
林小平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人民日报》
′95世妇会
女性报道
女性形象
-
描述:
大众媒介作为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中国女性的发展和进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在以男权文化为主流的社会,大众媒介未必都能积极地、多元化地、真实地展示女性的形象和角色。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妇女与大众传媒”成为《行动纲领》所确定的十二个重大关切领域之一。自此,在新闻传播学领域,“女性与传媒的研究”也逐渐发展壮大起来。′95世妇会召开之后十多年过去了,传媒对女性的报道状况是否有所改观?本文以主导报纸《人民日报》为例,选取了1996—2008年3月8日和3月11日这两天共2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