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她,用事实诠释何谓“奋斗”
作者: 六味斋   来源: 科学之友(上旬)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党总支书记   产品质量   肉制品厂   太原市   优秀企业家   连锁专卖   营业员   总经理   奋斗历程   山西省  
描述: 阎继红,太原六味斋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总支书记,山西省第九届、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山西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山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会长,中共太原市委联系的高级专家,太原市食品协会副会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财贸轻纺系统扶持再就业带头人先进个人,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山西省功勋企业家,山西省优秀企业家,山西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优秀企业家,2006年度太原市经济女性人物,并荣获改革开放30年贡献人物奖、全国优秀
林黛玉性格新论:且说黛玉的笑口常开和平易近人
作者: 李兵   来源: 文学教育(中)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数据   小性   《红楼梦》   性格   平易近人   林黛玉    
描述: 作为《红楼梦》中最重要的女性人物,林黛玉的性格被前人一论再论,批评者说她刻薄小性、爱哭爱闹;赞赏者说她宽厚真诚、平易近人。两种观点的冲突在《红楼梦》研究中争论不休,莫衷一是。由于种种原因,第二种观点在对林黛玉的性格认知中并未占据主流。然而笔者却想指出,林黛玉固然没少流眼泪,但她也有笑口常开的一面;她并不小性,反而非常平易近人。接下来,笔者将从对庚辰本《红楼梦》中林黛玉哭笑次数的统计、《红楼梦》开头对林黛玉这个人物的设定、对《红楼梦》第三回中林黛玉表现的审视以及《红楼梦》中林黛玉对待他人的描写四个方面来论证
论动荡历史背景下吕后专权存在的必然性
作者: 任梦璐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斗争   封建势力   欲望膨胀   权力移置   争权夺势  
描述: 吕后是《史记》中被司马迁单独列传的女性人物,也许并不仅仅是因为她历任两位皇帝在位期间的实际政治权利统治者,更是因为这一历史人物对整个汉朝的兴衰与存亡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吕后在一般人的理解当中常作为工心计、善权谋、性残忍的负面角色出现。但透过历史的大背景来仔细解读《史记。吕后本纪》,不难发现吕后其实属于当时环境造就的一悲剧人物,是封建帝王制度摧残下的牺牲品,而她的专权或许并非是她个人权力欲望的膨胀那么简单。在严酷的现实环境以及统治阶层争权夺势斗争的压迫和吞噬下,她作为一位帝王妻子作为一位母亲作为一名有谋
论自先勇小说《玉卿嫂》的悲剧性
作者: 王丹丹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卿嫂   悲剧性   白先勇  
描述: 白先勇作为台湾现代派代表作家独树一帜,他的心头总是萦绕着抹不去的忧愁,于是便将自己的忧患意识倾注到他笔下的人物,尤其是女性人物身上,《玉卿嫂》q-的主人公玉卿嫂便是代表之一。小说中的玉卿嫂对将爱情建立在对男性的依附上导致爱情的失败。这是自身性格的悲剧;面对命运之神的捉弄,无力反抗而又苦苦挣扎,这是一出命运悲剧;对美好青春的拼命挽留却不可得,这是人性的悲剧。作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弱者的悲歌,看到了生命之美的被毁灭,具有独特的发人深思的启示作用。
论滇剧旦角竹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 胡耀池   来源: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伶传承   焕发光彩   竹派艺术  
描述: 20世纪20年代,由张禹卿创立的滇剧旦角竹(八音)派艺术,是滇剧的一个独具特色的艺术流派。1945年,万象贞师从张禹卿学唱滇剧旦角,取名为"小八音"。她是张禹卿在解放前最后收下的一个徒弟。几十年来,万象贞演出的滇剧《京娘送兄》、《烤火下山》、《荷花配》、《借亲配》等一大批剧目,噪音醇厚,韵味独特,表演细腻传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使竹派艺术得以继承、创新和发展。1988年,万象贞收青年滇剧旦角演员冯咏梅为徒,向她传授技艺。冯咏梅在滇剧舞台上塑造了宦娘、京娘、西施等女性人物形象,她的声腔,继承和发扬了
黄梅戏《雷雨》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 金色年代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新创大型黄梅戏舞台剧《雷雨》,刷新了黄梅戏历史上素来以女性人物为剧中第一主角的历史局面,极富挑战性地将男性形象擢升为“一号人物”,使原著中周萍这一人物形象成为了戏剧的主要叙述对象和中心人物,所有的戏剧冲突围绕这一人物的内心苦闷与灵魂挣扎而展开,凸显并放大他忏悔原罪、向往光明的一面。该剧由著名话剧导演王向明“跨界”执导,编剧为“曹禺专家”、川剧《金子》的剧作者隆学义;著名黄梅戏作曲家、黄梅戏曲作“泰斗”、当年《天仙配》的作曲者、80多岁高龄的时白林先生为该剧作曲;指挥由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国家一级指挥江松阳担任
《名利场》中的铁娘子:贝基·夏普
作者: 孙媛媛   来源: 东京文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   自我意识   活跃   名利   坚强   生命力  
描述: 《名利场》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贝基和艾米利亚是贯穿书中始终的两位主要人物.贝基是一个为了进入上层社会不断努力的核桃,不惧外界的一切艰险和世俗的眼光.而她的好友艾米利亚则是一个不敢追求自己幸福的出生良好的千金小姐.两人的生活背景,性格不同,所获得的人生际遇也是不相同的.在本文中,主要会从贝基的身上所体现的积极的方面去分析这个人物,提炼出可以值得学习的地方.当然,她在此奋斗过程中的一些不道德的方面不会否认,这是一个人物形象的整体.这是需要指责的,但综合时代和社会背景来得看的话,贝基确实有值得去肯定的东西,如她的勤
私语雷峰塔:张爱玲的家庭剧场及家庭运动
作者: 苏伟贞   来源: 淡江中文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剧场   《雷峰塔》   隐喻   白蛇传  
描述: 二○一○年张爱玲逝世十五年後,她生前以英文写作的The Fall of Pagoda终於中译为《雷峯塔》出版。事实上,早在一九六三年六月二十三日张爱玲在给宋淇的信件中,已谈到《雷峯塔》即指涉《白蛇传》中「永镇白娘子」的雷峯塔,这个题材「讲的是一个五四时代的女人,如何摆脱专制家庭的束缚,获得了自由。」张爱玲同时说明《雷峯塔》是重写,「情节一望可知」和自白散文《流言》中童年琐事,形成互文;张爱玲写信时,和《雷峯塔》一脉的《小团圆》、《对照记》都尚未着笔,但即使和《流言》、《小团圆》、《对照记》比对,《白蛇传》
浅谈《失子惊疯》中的“水袖”运用
作者: 牛红艳   来源: 大众文艺(理论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水袖,是戏曲服饰中的一种装饰。最初的出现只是为了增加美观之用。但是戏曲艺术通过长期的实践,大师们不断创新、不断探索、不断发展、日积月累,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舞台表演语汇,成为表现人物、抒发情感的工具。撇开剧情看,它是极抽象的表演程式,但融汇贯通到具体的戏剧情节和人物情感活动中,它就变成了极为直观的、能准确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既是内心的外化又是形体表演的延伸,是塑造戏曲舞台形象,尤其是女性人物形象不可缺少的技巧和表现手段之一!《失子惊疯》是尚派名剧《乾坤福寿镜》中的一折。
经历岁月的刻痕,是一件美好的事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 青春美文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塔莎·杜朵,她是生活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乡间的一位老奶奶;她的生活被拍成纪录片,在美国和日本掀起收视高潮;她缝制的衣服和手工制作的布偶、陶器等,在日本国内定期举行巡回展览;她被日本媒体评选为最受憧憬的女性人物第一名。 她究竟是以怎样的魅力赢得了亿万读者的青睐?让我们走进塔莎奶奶的美好生活吧! 英国作家萧伯纳曾说过:“只有年少时拥有年轻,是件可惜的事。”对我而言,随着年岁增长,日子过得更充实,且懂得享受生活乐趣。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光。
< 1 2 3 ... 2892 2893 2894 ... 2928 2929 293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