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凯特·米莉特的《性政治》与“女性形象”批评
作者: 顾红曦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男性作家   D·H·劳伦斯   社会主义   性政治   “新批评”   黑人女权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描述: 一、“女性形象”批评的批评目标及成就美国的女权主义批评自60年代起至今已发展成为各种流派,有自由主义女权主义批评、社会主义女权主义批评、激进女权主义批评、社会主义女权主义批评、符号学女权主义批评、精神分析学女权主义批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批评、女同性恋女权主义批评、黑人女权主义批评和后现代女权主义批评等.虽然他们的批评主张各不相同,有所侧重,但总体上大都反映了
淡化肤色意识,强化黑人种族意识
作者: 雷华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妇女   赫斯顿   美国文学史   黑人女性   黑人文学   女性形象   黑人文化   黑人女权主义批评   传统文化   珍妮  
描述: 引言 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黑人文化获得了空前的繁荣,该文化活动的中心是纽约市的哈莱姆区,在美国文学史上被称为“哈莱姆文艺复兴”,又称新黑人运动。这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黑人女作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当属左拉·尼尔·赫斯顿。赫斯顿的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是黑人女权主义批评家们经常引用的经典著作。本文认为珍妮形象的塑造具有深刻的意义,不仅颠覆了传统的黑人女性形象,还通过珍妮的形象反映了弘扬黑人传统文化,重建黑人民族意识的重要性。 一、颠覆传统黑人女性形象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