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黑人女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200 条
-
《笼中鸟》和《伊娃的男人》中黑人女性原型重建①
-
作者:
崔山濛
来源:
科技资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原型
笼中鸟
黑人女性
伊娃的男人
-
描述:
该文采用文本细读和个案研究的方法分析《伊娃的男人》和《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两部黑人女作家小说中黑人女性原型的塑造,主要运用认知原型的理论方法分析比较两部作品中的黑人女性的人物特点,提出心理原型、爱·性原型、家庭原型以及社会原型四大新黑人女性原型,进一步揭示了两位作者所表达的深层次族裔、性别、政治等思想主题。
-
《所罗门之歌》中的黑人女性身份认同之路
-
作者:
蔡燕华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份
社会认同
自我意识
黑人女性
-
描述:
托妮·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主要讲述的虽是奶娃的道德成长经历,但黑人女性的身份认同之路才是小说的道德核心。小说中出现的女性人物都和奶娃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以帕拉特和露斯两位黑人女性最具代表性,将黑人女性作为寻求民族之根的向导,有着深刻的意义。小说中的帕拉特和露斯代表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在奶娃实现自我认识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亦是不同的,在研究身份认同理论和小说历史背景的基础上,透过不同的视角来分析小说中出现的这两位黑人女性角色,探索她们如何在压抑与扭曲的抗争之中,在本民族文化传统中寻求主体意识,找到自我,
-
《紫色》中家庭视角下的女性他者形象分析
-
作者:
冉凡敏
赵华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他者
黑人女性
家庭
-
描述:
通过对《紫色》中女性人物在家庭中的他者形象进行分析,指出女性是家庭中的他者,他者的形象体现在两性关系中,而两性关系不仅包含黑人的两性关系也包含白人的两性关系,两性关系的不平衡使男性把自己的欲望放置在主导地位,作为他者的黑人女性被父权的语言所压迫,丧失了主体地位,没有权力、没有话语权,然而作为他者的女性主体在不断的抗争中颠覆了父权制霸权,使得两性在不断的抗衡中走向和谐。
-
女性榜样与和谐共处:解析《所罗门之歌》中奶娃的成长历程
-
作者:
黄真真
来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长
奶娃
黑人女性
和谐
-
描述:
《所罗门之歌》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分析该小说中男主人公奶娃的成长历程来探讨女性人物的榜样作用。认为正因为身边女性的指引和牺牲,奶娃才实现了从混沌到觉醒直至飞翔的成长过程。奶娃在南方寻根之旅中也逐步认识到自然和女性的共通之处,从而实现了与自然的和解及两性的和谐。
-
从托尼·莫里森的小说看黑人女性主体性的丧失与建构
-
作者:
罗翠丽
杨秀华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主体性
黑人女性
-
描述:
作为一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一直很关心黑人女性问题。因此,在她的许多作品中,莫里森以一个作家敏锐和独特的视角反映了黑人女性的艰难生活。本文从莫里森作品中黑人女性人物的角度分析了黑人女性主体性丧失的主要原因,进而总结出如何构建黑人女性主体的策略。通过这样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全面了解莫里森的作品,同时也对黑人女性的解放提供一些方向和思路。
-
对短篇小说《外婆的日用家当》的人物解读
-
作者:
李婕丽
来源: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文化遗产
黑人女性
人物形象
艾丽斯·沃克
-
描述:
分析了艾丽斯·沃克的短篇小说<外婆的日用家当>中三位黑人女性的人物形象,认为她们因其鲜明的特征而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并探讨了黑人文化遗产的归属问题.
-
母爱的无私与无助
-
作者:
邹燕
来源:
文学界(人文)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重母性
艾娃
黑人女性
-
描述:
托尼·莫里森的小说《秀拉》为我们塑造了众多鲜活的女性人物形象:秀拉、奈尔和艾娃等。让我们看到了黑人女性多姿多彩的一面。本文通过对艾娃的分析.反映出了母爱的无私与无助,以及黑人母亲形象和母性的双重力量所折射出黑人女性的生存状况。
-
踏上涅槃之路——托妮·莫里森小说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赵莉
董晓烨
来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救赎
自我追寻
苦难
黑人女性
-
描述:
托妮.莫里森对自己的定位是黑人女性作家,她多年来也始终围绕着种族与性别这两大主题进行着女性主义书写。在她的八部小说中有七部以女性为主角,而在仅有的一部以男性为主角的小说《所罗门之歌》中,女性人物的形象同样丰满突出。这样看来,读莫里森的小说就仿佛是在看一幕幕黑人女性成长的悲剧。其实,在莫里森的小说中有一条清晰的主线,即在性别与种族的双重压迫之下黑人女性踏上了一条自我追寻之路。莫里森的八部小说围绕着影响黑人女性一生的几大主题因素(美丽、友情、家庭、爱情、母爱、嫉妒、疗伤、女人间的争斗)展开,表现了黑人女性的苦
-
踏上涅(般木)之路:托妮·莫里森小说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赵莉
董晓烨
来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救赎
自我追寻
苦难
黑人女性
-
描述:
托妮·莫里森对自己的定位是黑人女性作家,她多年来也始终围绕着种族与性别这两大主题进行着女性主义书写.在她的八部小说中有七部以女性为主角,而在仅有的一部以男性为主角的小说<所罗门之歌>中,女性人物的形象同样丰满突出.这样看来,读莫里森的小说就仿佛是在看一幕幕黑人女性成长的悲剧.其实,在莫里森的小说中有一条清晰的主线,即在性别与种族的双重压迫之下黑人女性踏上了一条自我追寻之路.莫里森的八部小说围绕着影响黑人女性一生的几大主题因素(美丽、友情、家庭、爱情、母爱、嫉妒、疗伤、女人间的争斗)展开,表现了黑人女性的苦
-
黑人女性寻找自我的艰辛
-
作者:
何中芹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秀拉
黑人女性
-
描述:
托尼·莫里森的小说《秀拉》为我们塑造了三位鲜活的女性人物形象:秀拉、奈尔和爱娃,让我们看到黑人女性多姿多彩的一面。本文着重分析这三位女性的性格及其意义。
<
1
2
3
...
8
9
10
...
18
19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