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黑人女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200 条
-
女性主义视域下的《秀拉》解读
-
作者:
王崇恩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立
《秀拉》
黑人女性
自我精神
女性主义
-
描述:
《秀拉》是托尼·莫里森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作品通过对秀拉、夏娃和奈尔三位典型黑人女性形象命运的刻画,展现了黑人女性在面对性别、阶级和种族三重压迫下勇于对抗传统、寻找自我的不屈精神,彰显了黑人女性的意识觉醒。而对秀拉、夏娃和奈尔的人物形象分析,对研究黑人文学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基于此,本文拟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秀拉》,从黑人女性生活的社会环境着手,重点分析秀拉、夏娃、奈尔这三位黑人女性对自我的找寻历程,揭示出黑人女性在找寻自我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与艰辛,深化了对托尼·莫里森的作品《秀拉》的认知与理
-
论小说《他们眼望上苍》中的黑人女性问题
-
作者:
苏虹蕾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份
形象
《他们眼望上苍》
黑人女性
女性主义
-
描述:
小说《他们眼望上苍》是二十世纪美国著名的黑人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的作品,被公认为黑人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小说不仅在揭露种族歧视上有着很大的价值,而且作品中所塑造的黑人女性形象,体现了黑人女性意识的觉醒,使黑人女性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表现出浓厚的女性主义色彩。本文将从黑人女性身份的建构、黑人女性形象的塑造以及黑人女性主义的追寻三方面,来探讨小说《他们眼望上苍》中的黑人女性问题。
-
“黑色”的声音:托尼·莫里森笔下的黑人女性形象
-
作者:
孙银娣
来源: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同化
牺牲品
自我意识
黑人女性
解放
-
描述:
按照华盛顿对黑人女性的4种分类:悬挂的女人、同化了的女人、刚独立的女人和解放了的女人,分析托尼·莫里森笔下的黑人女性形象并展示她们各自不同的特点与遭遇,忠实地表达了黑人女性的生活经历,给身处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双重压迫下的黑人女性指出了正确的争取自我解放的道路。
-
论赫斯顿和莫里森笔下的母女关系
-
作者:
郭巍
来源: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秀拉》
客体关系理论
母女关系
《他们眼望上苍》
黑人女性
-
描述:
佐拉·尼尔·赫斯顿和托尼·莫里森分别在《他们眼望上苍》和《秀拉》中塑造了不朽的黑人女性形象。借用心理分析学家南茜·乔多萝的客体关系理论,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比分析在种族、性别和阶层的桎梏下寻求独立的女主人公们与她们母亲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母爱对女主人公来说或是分离的残酷现实,或是对自我成长的限制,或是难以摆脱的依恋,母亲的影响对女性性格的塑造、自我意识的发掘和女性身份的认同起到限制或推动性的作用。
-
黑人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读爱丽斯.沃克的《紫颜色》
-
作者:
洪晓芳
陈玲
来源:
文学与艺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紫颜色》
成长
苦难
觉醒
黑人女性
-
描述:
爱丽斯-沃克的<紫颜色>塑造了许多成功的黑人女性形象,本文从女性角度揭示黑人女性从受奴役到自我觉醒的过程.
-
莫瑞森20世纪70年代小说中黑人女性成长历程探析
-
作者:
马海英
来源: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妮?莫瑞森
秀拉
佩科拉
派拉特
黑人女性
-
描述: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瑞森在20世纪70年代创作的三部小说中,分别塑造了少女佩科拉、青年女性秀拉和中年女性派拉特三位不同个性的黑人女性形象,由佩科拉式的自我否定到秀拉式的自我抗争,再到派拉特式的自我认同,分别代表了美国黑人女性对于本民族文化的不同认识,揭示了黑人文化理性发展的过程,也显示了黑人女性不断成长的历程。
-
《他们眼往上苍》的文学价值探讨
-
作者:
宋晖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哲学
特征
效果
黑人女性
《他们眼往上苍》
-
描述:
丹纳<艺术哲学>的第五章探讨了艺术品的价值高低和文学作品的等级,而两者的评判标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有三个标准:特征重要的程度,特征有益的程度,效果集中的程度.赫斯顿的<他们眼望上苍>是黑人文学中第-部展示黑人女子女性意识觉醒的作品,在黑人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创造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被誉为"黑人文学的经典.本文就根据丹纳的这三个标准来分析作品的文学价值,探讨她的艺术魅力.
-
论艾丽斯·沃克笔下女主人公形象的演变
-
作者:
刘英
来源: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女性价值
黑人女性
艾丽斯·沃克
女性主义
-
描述:
艾丽斯·沃克是当代美国文坛杰出的黑人女作家。她先后刻画了 30多位黑人女性形象 ,充分显示了她对黑人妇女命运的关注。从小说角度对艾丽斯·沃克作品中女主人公形象的转变进行梳理 ,其“女性主义”思想与创作逐渐走向成熟的轨迹清晰可见 ,并可看出作者对女性主义文学所做出的贡献。
-
女性主义的立场与视角——从女性人物的变迁看莫里森思想的演变
-
作者:
张宏薇
来源:
学习与探索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思想变迁
黑人女性
女性文学
莫里森
-
描述:
作为一个黑人女作家,莫里森凭借自己的切身经验,塑造了众多个性突出、形象丰满的女性人物形象。她从早期、中期到后期的创作中,虽然一直秉承女性主义的立场与视角,但是女性人物的形象已经悄然发生了变迁。作家思想也随之演变,即从揭露白人主流文化价值观对黑人心灵的扭曲,到展现黑人女性用自我放纵的极端方式反抗性别不公正,再到含蓄地提出建构两性和谐社会的大同理想的过程。
-
托妮·莫里森开放的女权主义观
-
作者:
胡俊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主义观
托妮·莫里森
女权运动
黑人女性
白人女性
-
描述:
从女权主义视角研究托妮・莫里森的小说,通过分析莫里森笔下黑人女性人物和白人女性人物之间的关系揭示莫里森的女权主义观。从最初在小说《最蓝的眼睛》和《柏油娃》里刻画黑人女性和白人女性之间的疏离,到《宠儿》中呈现黑人女性和白人女性之间的互助,直至最后在《天堂》里书写黑人女性和白人女性的姐妹情谊,莫里森经历了对女权主义的质疑到期待,表现出一种开放和建构中的女权主义观,这也是她对女权运动发展的期待。
<
1
2
3
...
12
13
14
...
18
19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