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解读《帮助》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张郁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帮助   美国黑人   女性文学形象  
描述: 《帮助》是作者凯瑟琳·斯托基特的处女作长篇小说。这部小说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密西西比依旧深受“黑人奴隶制”阴影笼罩的社会现象。该书一经问世就收获了极大的赞誉和广泛的好评。本文将结合《帮助》中的内容具体分析和研究在种族隔离与种族歧视背景下的女性形象。
当代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
作者: 修树新   来源: 学术交流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女权主义   当代   美国黑人  
描述: 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这一时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批评家。芭芭拉·史密斯、奥吉·劳德、爱丽斯·沃克、芭芭拉·克里斯汀等代表人物各自从不同的侧重点阐发了黑人女权主义
二十世纪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在中国
作者: 哈旭娴   来源: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播   中国   美国黑人   女性文学  
描述: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传入中国。国内对它的介绍,从时间上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自己的译介特点,这些阶段特点又和当时国内思想文化背景密切相关。纵观黑人女性文学在中国传播的20几年,国内对它的翻译与研究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又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局限性。
宗教根源,圣经主题——再读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
作者: 王允曦   来源: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圣经   宗教   美国黑人   女性主义  
描述: 西方浓重的基督教根源是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中主人公悲惨命运的宗教根源,而基督教的圣典《圣经》中耶稣救赎世间,追求美好家园的主题也同样是美国黑人女性文学所揭示的一个主题。在美国黑人女作家笔下,主人公们
赫斯顿《他们眼望上苍》中黑人女性形象的重构
作者: 丁涵   高文晏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地位   黑人女作家   赫斯顿   女性意识   新黑人   黑人女性   女性形象   黑人文学   美国黑人   珍妮  
描述: 赫斯顿是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民俗学家、人类学家,是美国众多黑人女作家中争议颇多的一位。她有谜一样的人生,让人无法解答。她一生都致力于黑人传统文化的整理与保护,《他们眼望上苍》是她毕生四部小说之一
简析莫里森小说中黑人女性形象设置
作者: 李玉红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群体   自我异化   主流文化   白人   秀拉   小说创作   黑人女性   莫里森   女性形象   美国黑人  
描述: 美国著名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于1931年出生在俄亥俄州的洛里恩城,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工人,母亲曾为白人家的帮佣。在莫里森生活的19世纪,美国黑人在地域与文化的断裂中经受着白人主流文化的异化,在这
《寻找母亲的花园》蕴涵的女权思想
作者: 张颂华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妇女   黑人女作家   母亲   种族歧视   黑人女性   女性形象   美国南方   美国黑人   艾丽斯·沃克   女权思想  
描述: 作为美国当代最为著名的黑人女作家之一,艾丽斯·沃克曾凭借小说《紫色》一举获得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和全国书评家协会奖等多项殊荣。她的作品主要围绕美国南方黑人的生存境遇展开,尤其是针对黑人妇女的命运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刻画。艾丽斯·沃克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主要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其一是面对生活的重压默默忍受,遭受到了来自于肉体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双重打击,比如小说《格兰奇·科普兰的第三次生命》中塑造的女性女人生;其二是与本民族的文化保持着疏离感的女性形象,她
艾丽斯·沃克《日用家当》中黑人女性性格解读
作者: 孙慧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者   黑人女性   美国社会   民族传统文化   美国黑人   黑人文化   女性形象   艾丽斯·沃克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性格特点  
描述: 《日用家当》中的三个不同的黑人女性形象代表了当时美国社会黑人女性的性格特点,也是黑人女性对民族传统文化不同的理解,这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当时美国社会对黑人文化服饰以及黑人女性对传统文化的守旧思想。不同的人物性格代表了这位黑人女性作者内心的矛盾,也代表了她对于当时美国社会种族发展的希望与展望,她希望黑人女性能够拥有自己独立的性格,独立的意识,能够占据自己的社会发展角色,当然这位黑人女性作者也用自己的思想证明了自己对黑人传统文化的理解及诠释。
革命的女斗士,历史的记录者:艾丽斯·沃克《梅丽迪安》的文本解读
作者: 常丽平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文本解读   黑人女性   白人社会   白人文化   美国黑人   黑人文化   艾丽斯·沃克   迪安   民权运动  
描述: 艾丽斯·沃克是美国当代文坛杰出的黑人女作家。她的创作涉及小说、散文、诗歌、文艺评论等,但小说是她创作的重点。到目前为止,沃克共出版了7部长篇小说,先后刻画了30多位黑人女性的形象,充分显示了她对黑人女性命运的关怀。艾丽斯.沃克作为一名黑人女性作家,在其创作生涯中,基于她黑人和女性的双重身份,她既要表现一个以白人为中心的社会中黑人的境遇,又要表现一个
走出女性的“他者”地位——托尼·莫里森的小说《秀拉》中秀拉的形象解读
作者: 曹润霞   来源: 山海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秀拉》   托妮·莫里森   黑人女性   女小说家   形象解读   早期作品   美国黑人   黑人男性   民权运动  
描述: 托妮·莫里森的早期作品《秀拉》是一部典型的非裔美籍女性的成长小说。它以黑人秀拉的成长为主线,描述了美国黑人社区“底层”的生活图景,塑造了一位敢于挑战社会习俗的黑人女性形象。本文试图运用“他者”理论来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