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成长中的叛逆者——运用“人格发展理论”解读米兰达叛逆性格的形成
作者: 奚昕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米兰达   反叛性格   埃里克森   自我同一性  
描述: 美国小说家凯瑟琳·安·波特的"米兰达系列小说"描写了少女米兰达在二十世纪之交的美国南方的成长经历,塑造了一个独立、叛逆的女性形象。本文运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追溯了米兰达从婴幼儿经青少年直至成人的各个发展阶段,探讨了她的家庭背景及社会环境对其叛逆性格形成的影响。
米兰达自己讲述的故事——论玛格丽特·福勒对莎剧的挪用与改写
作者: 廖衡   来源: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挪用   玛格丽特·福勒   莎士比亚   改写   米兰达  
描述: 玛格丽特·福勒是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时期最主要的作家和评论家之一,其代表作《十九世纪妇女》被定典为美国第一部主要的女权主义宣言。对福勒多种文本综合研究发现,迫于女性作家“身份焦虑”的压力,福勒在《十九世纪妇女》中多处挪用和改写了莎剧文本中的女性人物,甚至还改写了莎剧中贬低女性的语言。福勒从重写父权社会经典文本入手,以遵守和屈从父权制文学标准的方式,获得了话语权,颠覆了19世纪父权社会对女性性别角色的定义。
一幅现代女性意识觉醒画卷
作者: 马英   来源: 山花·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卷   三代   波特   女性意识觉醒   米兰达   现代   系列小说   女性人物  
描述: 马英 引言 长时间以来,女性没有独立的主观意识并且无视女性的存在已被内化为一种集体无意识。随着19世纪妇女解放运动和崛起的女权主义运动,女性批评家也提出了阐释和重新阐释男性和女性作家所刻画的各种女性人物。女性批评家伊莱恩·肖瓦特通过对女性作家女性经验及其作品的研究,在其著作《她们自己的文学》中重新界定了女性文学的传统并创造了一个新词“gynocritics(女性批评)”。“gynocritics”强调建构女性自身话语来分析女性作家的生活经验及其作品。肖瓦特认为“女性意识”是一个重要坐标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