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女性之觉醒的力量:解读《美国在心中》
作者: 杜爱平   来源: 海外英语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觉醒力量   治愈力量   颠覆   白人女性  
描述: 该文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解读了菲裔美国作家卡洛斯.布洛桑的自传体小说《美国在心中》中形形色色的白人女性形象。这些女性角色不仅作为典型形象展现了各种矛盾深刻对立的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更作为激励人觉醒的力量对主人公Allos的成长和成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是白人女性象征了布罗桑和其他菲律宾移民们心中理想的美国,象征了美国友善美好的一面;也正是白人女性作为一种治愈力量,治疗主人公遭遇不公和残酷对待后的创伤。而白人知识女性启蒙和引导Allos接受教育,实现了他心灵的觉醒,逆转了美国教育的功能,使之从一种美国的文化
托妮·莫里森开放的女权主义观
作者: 胡俊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主义观   托妮·莫里森   女权运动   黑人女性   白人女性  
描述: 从女权主义视角研究托妮・莫里森的小说,通过分析莫里森笔下黑人女性人物和白人女性人物之间的关系揭示莫里森的女权主义观。从最初在小说《最蓝的眼睛》和《柏油娃》里刻画黑人女性和白人女性之间的疏离,到《宠儿》中呈现黑人女性和白人女性之间的互助,直至最后在《天堂》里书写黑人女性和白人女性的姐妹情谊,莫里森经历了对女权主义的质疑到期待,表现出一种开放和建构中的女权主义观,这也是她对女权运动发展的期待。
美国黑人女作家的白人女性书写*
作者: 曾竹青   来源: 外语学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女作家   加害者   白人男权   白人女性   受害者  
描述: 托妮·莫里森、艾丽丝·沃克以及雪莉·安·威廉姆斯小说中的白人女性既是白人父权社会的受害者,又是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者。她们将白人女性塑造成既是受害者又是加害者的形象实际上是在影射美国妇女运动中迫使黑人女性与白人女性走向分裂的种族主义问题。在书写白人女性与黑人女性的分离与和解中,莫里森等向我们指出超越种族主义藩篱、实现所有女性解放和平等的途径——推翻白人男性权力的统治。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