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特点】搜索到相关结果 64 条
-
论楚辞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卢静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楚辞
原因
女性形象
特点
类型
-
描述:
文章分析《楚辞》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并以之窥视南方文化的审美趣味,且分析其原因。文章从文化学、诗学、美学等角度审视这一命题。
-
女性主义视角下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
-
作者:
郝岚
来源:
青海社会科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国文学研究
历史分期
中国
女性主义
特点
-
描述:
也偶有涟漪。1980-1994年为勃发期,特点是译介先行,译介内容不分先后;女性形象批评长期占主流;主要集中于西方文学研究等。1995年至今是繁荣期,研究范畴涵盖东、西,研究视角更广阔,日渐与世界接轨
-
张爱玲小说女性角色塑造的特点
-
作者:
何娟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男权
女性角色
特点
异化
-
描述:
张爱玲所塑造的女性角色,是细腻而又苍凉的.不同于男性主导的传统文学对于女性的限定和引导,张爱玲笔下的女性角色有其自己的特点.本文采取文本细读的方式,从女性文学批评的角度出发,探讨张爱玲所塑造的女性形象的特点.
-
论《水浒传》女性形象的审美倾向
-
作者:
周腊生
来源: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浒传
局限性
女性形象
特点
审美倾向
-
描述:
在对女性形象的审美倾向上,《水浒传》表现出明显的内在美与外在美对立状态、褒阳刚而贬阴柔、重“理”而轻“情”的倾向,打上时代的烙印。客观地指出这一点,并不影响其伟大。
-
清代满蒙联姻中的女性研究
-
作者:
方芳
来源: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数量
清朝
满蒙联姻
特点
女性
-
描述:
和亲联姻之事,自古有之。汉朝有昭君出塞,唐朝有文成公主入藏。清朝统治者将满、蒙两族之间的联姻这一制度性政策发挥到了极致。满蒙联姻的时间持续之久、规模之大和制度之完备,历代罕见。在这场持续了数百年之久的联姻中,有数百位女性为之奉献一生。满清的公主、格格们离开宫廷步入草原;马背上的蒙古女子离开草原,踏入清廷。她们肩负着维系清朝统治阶层与蒙古王公之间的联系与稳固边疆的重任。然而,联姻所带来的政治稳定和边疆和平是满蒙两族的女性用年轻的生命换来的。长时间不间断的联姻更造成了统治阶级内部伦理辈分的混乱。
-
世纪回眸 美国妇女运动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妇女运动
妇女权益
发展趋势
特点
-
描述:
世纪回眸 美国妇女运动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
抗战时期妇女动员的历史考察
-
作者:
王国红
来源:
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动员
妇女运动
抗日时期
原因
特点
-
描述:
抗战时期,中国妇女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动员起来,投身于抗日洪流中。抗战时期妇女动员呈现出广泛性、组织性和活动方式多样性的特点。近代以来妇女解放思潮的兴起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国共两党大量的妇女工作和对妇女干部的培训、妇女界抗日统一战线和民族主义精神是促使妇女全面动员的重要因素。
-
关注家庭暴力,保障妇女心身健康
-
作者:
巫昌祯
来源:
心理与健康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身健康
妇女
影响因素
家庭暴力
特点
-
描述:
一、国际社会反家庭暴力历史的回顾 家庭暴力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这种现象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而妇女是主要受害者。研究和探讨家庭暴力问题,进一步维护妇女的人身权益,是当前妇女运动中的焦点。 在国际社会,关注和探讨家庭暴力问题,始于70年代。联合国1979年通过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是一个涉及妇女权益的最重要的国际文书。它对基于性别的种种歧视提出了全面的挑战。公约虽然没有直接
-
思夫怀远——宋代女诗人常见题材研究之一
-
作者:
王彩萍
来源:
社会科学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格局
现代意义
原因
情感状态
特点
-
描述:
以现代女性的目光来观照古代女性文学,本文主要论述思夫怀远这样一个宋代女诗人常见题材形成的原因、特点及由此呈现出的宋代女性的情感状态和生命格局,并且论述了它对现代平等双性世界建构的意义。
-
论五四运动中的妇女斗争
-
作者:
牛书成
来源: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斗争
意义
背景
概况
特点
五四运动
-
描述:
本文对五四运动中的妇女斗争的背景、概况、特点、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正确认识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以期对今天妇女运动的发展和促进四化建设有所裨益